摘要:這讓中國雲計算能夠比國外開源雲系統更早一年起步,背後是技術人被稱作“瘋子”一樣的堅持,讓阿里雲成爲亞太第一、全球前三的雲計算力量。中國雲計算,你可以。

民企院士第一人!中國雲計算,你可以!

王堅是阿里雲創始人。當國內外都在質疑雲計算的時候,阿里雲就開始了中國雲的自研之路,建成中國唯一自研的雲計算系統——飛天。

由此,中國電子學會頒出了15年來第一個科技進步特等獎,認爲飛天是雲計算核心技術創新的成功實踐。

今天,王堅成爲新增院士中最特別的一個,不僅因爲他代表了中國民營企業科技力量的崛起,更是代表雲計算已經成爲中國硬核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選的消息傳來,雲計算行業一片振奮之聲。

中國雲技術有牛?

雲計算技術看不見摸不着,但在過去10年,已經真實的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猶記得10年前的廣州火車站,人們在春節前披着被子在廣場上通宵排隊買票。

猶記得10年前,辦一件事情要跑很多趟不同的部門。

這些都被技術的革新改變了,背後是阿里雲支撐了12306、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郵政等等社會經濟的基礎設施,更是支撐了中國一半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和超過80%的科技公司。

今年雙11,阿里雲更是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阿里巴巴核心系統100%上雲,阿里雲成功支撐起新的流量高峯:訂單峯值54.4萬筆/秒,單日數據處理量達970PB,刷新歷史。

世界級的場景、世界級的難題鍛鍊世界級的技術。王堅當選院士的背後,是中國雲計算技術從0到1的突破,是產業一線技術人前往技術無人區的闖蕩,是中國技術人的光榮和夢想。

中國雲已成世界三強

不單是中國,全球都已經看到雲計算的重要性。

亞馬遜微軟正在不斷擴張科技版圖,越來越多的企業、政府機構都在往雲上遷移。不久前,美國國防部更是爲微軟帶去鉅額雲計算訂單,要將核心戰略系統建立在雲上。

一直以來,IT領域都是由英文書寫,ERP/CRM這些概念統治了企業的核心繫統。但中國有獨一的優勢,我們有機會走出一條獨一的技術路線。

2009年,阿里雲寫下第一行代碼,開始飛天研發的技術長征。這讓中國雲計算能夠比國外開源雲系統更早一年起步,背後是技術人被稱作“瘋子”一樣的堅持,讓阿里雲成爲亞太第一、全球前三的雲計算力量。

過去20年,中國雲計算獨特的時代機遇下,選擇了一條從北坡爬珠穆朗瑪的道路,構建了飛天、中臺、芯片、AI、移動協同等核心技術。

未來10年,這些技術將成爲中國硬核技術的關鍵角色,也將助推中國經濟走向更科技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