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出現過不少經歷坎坷而又精彩的傳奇人物。在他們當中,有一個人雖然名氣不算大,但只要你瞭解到他的人生軌跡,一定會嘖嘖稱奇:

他出身貧寒農家,卻幸運地在學校讀到高中畢業;

他曾是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第13期學員,畢業後並沒有直接上戰場,而是又去上了大學;

他一進部隊就當上了排長,在抗日戰爭中屢立戰功;

抗戰結束後他居然扔下中校官階,去做了一名報社經理;

解放戰爭中他又成爲一名地下工作者,爲解放廈門立下大功;

建國後,他卻做了30年的數學教師,退休後安度晚年,95歲高齡逝世……

他就是福建惠安人、愛國志士楊其精。

楊其精1915年出生於福建惠安淨峯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由於家中兄弟姐妹衆多,生活困難,他只在當地斷斷續續讀了一年私塾就輟學了。回到家裏,他每日隨父母下地幹活,但心中仍滿懷着讀書的渴望,勞作之餘哪怕有一丁點時間也會用來看書寫字。

後來,已嫁到廈門的姑母瞭解到楊其精的情況,便主動向其父提出把他帶到廈門去上學。由於姑父姑母家境尚可,而且沒有小孩,便把楊其精當成他們的兒子來撫養。

心存感激的楊其精果然用功讀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36年,21歲的他從鼓浪嶼龍溪中學讀完高中後,又考入黃埔軍校工兵科,成爲黃埔第十三期學員。

畢業時,由於他成績非常優秀,校方認爲他應當繼續深造,爲社會發揮更大才幹,便推薦他進入南京工學院進修。楊其精沒有辜負這一期望,在該學院刻苦學習,不僅多門工程學功課成績優異,因興趣使然,對數學也進行過深入的鑽研。

然而,此時抗戰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楊其精畢業時本可以成爲一名研究人員,但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穿上軍裝、拿起鋼槍,到抗戰救國的最前線去!

1939年6月,楊其精報名參軍,進入國民黨第27軍45師工兵營第1連。因他既是黃埔13期學員,又在大學進修過,軍事素養和文化水平都很優秀,當即被直接任命爲該連中尉排長。

沒過多久,45師奉命向山西東南部的中條山、太行山地區開拔。楊其精在此後逐漸成長爲一名優秀的軍人,多次參加抗擊日寇的戰鬥。

在楊其精的軍旅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在閩海戰役期間親自指揮的閩東追擊戰。

當時,楊其精身爲國民黨第80師239團1營營長,奉師長李良榮之命,沿連江——羅源——寧德一線追擊潰逃的日酋長嶺喜一率領的日軍獨立混成第62旅團長。

雖然楊其精手下的兵力根本無法與日軍相提並論,裝備也遠遠落後,但論英勇無畏、機智靈活,在八都白馬河沿岸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楊其精在238團第2營配合下,攜手追擊,打得日寇丟盔棄甲,屍橫遍野。此戰成爲整個閩海戰役期間戰況最激烈、殲敵有生力量和繳獲戰利品最多的一次戰鬥,載入抗日史冊。

抗戰勝利後不久,楊其精看到國共兩黨的和談徹底破裂,內戰一觸即發,他內心頗爲掙扎:一方面爲日寇滾出中國而欣喜萬分,另一方面,又因不願打內戰而痛苦不堪。最終,他下定決心遠離戰場,毅然扔下年在國民黨軍隊的中校官階,回到廈門,在著名的《江聲報》做了一名經理。

雖然已經不再是軍人,但楊其精仍對戰局的發展保持密切關注。隨着他對國內形勢的深入瞭解,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看到國民黨越來越腐敗,他一開始是痛苦、迷惘,後來轉而支持解放軍。

在《江聲報》工作期間,他認識到越來越多的進步人士,並於1949年5月成爲一名地下黨員。不久,他受上級委派,利用老上司李良榮(原80師師長,當時已是廈門警備司令)的關係,重新回到國民黨軍隊中,在22兵團部擔任教導團長,肩負起了暗中爲解放軍蒐集情報、進行策反、掩護地下黨等重任,成爲解放軍安插在敵人陣營中的一名高級間諜。

1949年夏,國民黨上將湯恩伯部潰敗至福建,解放軍三野10兵團司令員葉飛率大軍追擊而來,在廈門進入相持狀態。當楊其精瞭解到葉飛司令員急需瞭解廈門的佈防情況時,當即主動請纓,利用他在22兵團的職務之便,以巡視爲名,前往島內沿岸各處陣地調查敵人的兵力、火力部署等情況。他僅用一天一夜就繪製出廈門守敵的兵力火力配備圖,並及時送到10兵團指揮部,爲解放廈門立下一件奇功。

然而,由於叛徒出賣,楊其精的真實身份暴露,馬上遭到國民黨的追捕。但他憑藉自己的機智勇敢和同志的幫助,屢次化險爲夷,逃脫了敵人的追捕。廈門解放後,他才恢復了自己的身份,重新回到廈門。

雖然楊其精對解放廈門功不可沒,但他卻不願因爲以往的功勞而享受政府給予的種種待遇,而是出人意料選擇了一個新的職業——在廈門大同中學高中部做了一名數學老師,後來又兼任教研組組長。很快,他就證明自己不僅能打仗、能做地下工作,也可以成爲一名優秀的老師。

工科出身的楊其精,授課內容幾乎包涵了中學階段全部的數學課程,舉凡三角、代數、平面幾何、立何幾何……無一不精,爲新中國培育大量優秀的數學人才。更令人稱道的是,他的循循善誘、嚴謹敬業、爲人師表,受到學生和老師們的廣泛認可和讚譽。

1980年,已經65歲的楊其精才從奮戰30年的教學崗位上退休,從此安度晚年。2010年,這位一生極富傳奇色彩的老人因病逝世,享年95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