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祖籍是素有安徽文化重地的桐城。他为官47年,辅佐康雍干三朝,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始终谨慎小心,清正廉洁,不结党。雍正临终前留下遗嘱,让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也很敬重这位三朝老臣,曾封张廷玉三等伯爵,破大清建国以来文臣不封伯的先例。但是,为何晚年时乾隆总是找他毛病呢?出现这个问题主要责任在乾隆,同时张廷玉也有一定的问题。 大家知道,乾隆是极为清高自负,有极强能力素质的皇帝。他自己总结“十全武功”,自诩“十全老人”,自高自大,谁也不如他。乾隆这种心高气傲、居高临下、不削一顾的心性,自然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他总是要找到一个打击对象,以显示自己有多能,而这个对象必须威望极高,影响极大的臣子,这样三朝老臣配享太庙、又有顾命大臣之誉的张廷玉自然进入了他的视线。尽管张廷玉谨小慎微、缄默少语、老成持重,但是要想找毛病总是能找到的,有一件事让乾隆抓住不放。众所周知,雍正临终留下遗旨要让张廷玉配享太庙。配享太庙就是神位可以安放在供奉皇帝的宗庙里供奉。这在古代是件无上荣光、光宗耀祖的事情。为此,张廷玉耿耿于怀,总想在有生之年能听到乾隆的一句准话。所以,在退休前,张廷玉特意请示,希望乾隆给他做一个配享太庙的准话。张廷玉做法,让乾隆有一种拿他爹压他的感觉,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奇怪的是张廷玉竟然没有自己亲自去谢恩,而是让儿子代劳。乾隆皇帝一看,第二天进宫谢恩的居然是他的儿子,这让乾隆大发雷霆,最要面子的乾隆感觉自己丢尽了面子。立命军机大臣写旨让张廷玉解释明天能亲自来邀恩,现在为什么不能来谢恩。当日,军机处值班的是张廷玉的学生,见此情形,赶忙派人告诉了张廷玉。张廷玉得知后,就进宫向乾隆请罪。这下子就更坏了。因为正常圣旨得等第二天上午才能送到,他一大早就进了宫,这说明有人提前泄露了皇帝的旨意,让乾隆觉得在我身边还有你的人。果不其然,乾隆大怒。剥夺了张廷玉的伯爵,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自找苦吃。当然,张廷玉死后,乾隆免除了张廷玉的一切处分,允许他配享太庙。可见,乾隆是不允许任何人,哪怕是张廷玉也不准对我有任何不周之处。更多精彩,请关注【下午历史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