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球迷和大部分媒體不會在意中乙和CBA之間是否有差別,只會覺得既然“全華班”的中乙可以重啓,那CBA爲何不能放棄外援,選擇用全華班方案重新開打呢。若是CBA堅持要帶外援出戰,那重啓方案只會被迫一再推遲,最後有不小的可能會直接取消比賽,那樣的後果就非常嚴重了。

3月份,在CBA公司提交的4月上旬重啓聯賽的申請被駁回後,外界對於聯賽是否會被迫取消充滿了擔憂。隨後,以姚明爲首的CBA公司再次做出多方努力,邀請鍾南山院士爲防疫出謀劃策、提出各種可行性方案、向多級部門反覆申請,最終獲得可在7月初重啓的機會。但近期的幾個消息,卻有望推動CBA提前重啓,兩大因素,或將推動全華班方案的通過,CBA聯賽真的快要回來了! 目前,國內的疫情基本處於可防可控的狀態,最大的隱患來自國外的輸入性病例,所以,外援已經成爲了影響中超、中甲、CBA等聯賽重啓的最大障礙。在此情況下,中國足協徵求俱樂部意見後,暫定讓沒有外援和外籍教練的中乙聯賽在5月底率先重新開打。運動一段時間沒問題後,再積極推動中甲和中超的重啓。假如中乙重啓方案能夠成功獲得上級部門同意的話,那必然會給CBA聯賽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
論參賽人數,足球項目比籃球項目多,這樣中乙都能順利重啓,最大原因自然和沒有外援的參與有關。而CBA近幾日有俱樂部提出全華班打完剩餘賽程的方案,只不過由於部分俱樂部不同意,而無法形成一致意見。而中乙的順利重啓極有可能成爲壓垮反對全華班的最後一根稻草。球迷和大部分媒體不會在意中乙和CBA之間是否有差別,只會覺得既然“全華班”的中乙可以重啓,那CBA爲何不能放棄外援,選擇用全華班方案重新開打呢? 這種輿論壓力雖然無形,但必然會給CBA公司以及各大俱樂部帶去巨大的壓力,到時候還有哪個俱樂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反對全華班呢?可以說,全華班作戰既是推動CBA提前重啓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必要的大前提。此外,另外的剩餘賽程或許將會進行適當刪減,以便縮短賽程時長,爲各支球隊參加後面的全運會預賽和休賽期補強留出更多的時間。
另一方面,歐美疫情始終沒有見到拐點的出現,到六七月時能否降低風險仍是個未知數。若是CBA堅持要帶外援出戰,那重啓方案只會被迫一再推遲,最後有不小的可能會直接取消比賽,那樣的後果就非常嚴重了。沒有比賽也就意味着俱樂部基本沒有收入,贊助營收也會銳減,半年多時間沒有收入進賬,土豪俱樂部或許無所謂,但多數中小俱樂部可能就都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進而影響到這些球隊夏天的補強計劃,造成下賽季球隊之間實力懸殊巨大,然後大大影響到比賽的觀賞性,再進一步破壞贊助商的資金投入,最終只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讓CBA的生存變得越來越艱難。

這樣一算,孰輕孰重應該是顯然易見了。畢竟相比全華班作戰可能造成的實力下降或戰績下滑,聯賽被取消、贊助收入銳減這樣的後果要更加嚴重的多,到時候誰還會在意外援的問題呢?期待CBA聯賽能夠更早一點重啓,沒球看的日子好無聊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