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弱冷空氣登場 本週陰雨纏綿

儘管間歇飄落了一絲小雨,但秋日的陽光仍陪伴了我們大半個週末。不過,受高空槽和冷空氣影響,本週秋雨將再度淅瀝起來。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雨綿綿秋意長。氣象部門提醒,立冬節氣已過,弱冷空氣嶄露頭角,市民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衣保暖,避免受寒生病。

本週多陰雨天氣

雖然“立冬”和“入冬”完全是兩碼事,但是前幾天婺城早晚的天氣還是讓市民感受到了十足的“寒意”。受冷空氣影響,11月9日我們迎來下半年最冷的早晨,最低氣溫達個位數。好在上週末陽光迴歸,再加上雲層保暖作用,氣溫開始回升,人體感覺沒那麼冷了。

本週,西南暖溼氣流仍較活躍,其中12日、15~17日受高空槽和冷空氣影響,將分別有一次降水過程。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陰雨天氣到來,氣溫也有所回落,本週最高氣溫基本告別“2字頭”。

“秋凍”不等於“挨凍”

人們時常說“春捂秋凍”,即使到了深秋季節,許多人即使打着寒顫也穿得很少。氣象專家說,春季由冷到熱,人們的慣性着裝行爲容易呈現出儘量捂着點;秋季由熱到冷,人們的慣性着裝行爲則呈現出儘量凍着點,這是“春捂秋凍”的由來。但是,“秋凍”不等於“挨凍”。

春秋季節是某些氣象敏感性疾病,如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的高發季節。因此,“秋凍”不能盲目、過度,要根據個人體質來應對天氣變化。而對於幼兒、老人等脆弱人羣,身體的適應調節能力差,往往對突如其來的大幅降溫難以應對,更不要盲目信奉“秋凍”,以免凍、保暖爲主。有研究表明,低溫寒潮所引起的超額死亡約有一半以上是由缺血性心臟病引起,而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死亡佔到大約四分之一左右。另外,溫暖的地區在18℃以下每下降1℃,死亡率所增加的百分比明顯高於寒冷地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