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是現在常見的水果之一,汁多味甜,營養豐富,含鐵量在各種水果中雄踞“冠軍”寶座,是當之無愧的“冬季小人蔘”。

一般來講,甘蔗性味甘、寒,入肺、胃經,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之功。

適用於陰虛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陰不足所致的嘔吐,熱病傷陰所致的口渴,發熱,酒後煩渴及痘疹疹出不暢等。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被稱爲“糖水倉庫”。

此外,甘蔗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

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所以,甘蔗就算榨成汁直接喝,也是非常好的。

甘蔗的功效

1、補鐵補血

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含鐵量,在水果中含量是最高的,每公斤達9毫克,居水果之首。

當甘蔗中的鐵元素進入人體血液後,可以幫助造血,同時還可以起到滋養潤燥的功效。

故甘蔗素有“補血果”的美稱,也被稱作:天然復脈湯。

2、滋養潤燥

甘蔗含有的纖維能夠刺激腸道、潤腸通便,幫助腸道排毒,如果覺得燥熱、小便不順暢、發燒口渴等,喫點甘蔗能夠滋養潤燥、清熱解毒。

3、健脾利尿

甘蔗是一個能夠起到很好健脾作用的食材,其中的纖維能夠滋養潤燥、解除胃熱、幫助消化,還能夠生津止渴、滋養脾胃、利於尿液的排出。

4、生津解酒

甘蔗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糖分,口渴的時候喫一點甘蔗能夠馬上緩解乾燥,同時甘蔗對酒後煩躁,酒後不適也有作用,對於醒酒護肝有很好的效果。

5、清潔口腔

甘蔗能夠滋潤喉嚨、保護嗓子,多嚼甘蔗能夠健齒,還能夠鍛鍊面部的肌肉,口臭、嘴巴發炎的人都可以多嚼嚼甘蔗。

但是注意食用甘蔗後要及時漱口,以免過多的糖分在口腔滯留,引起齲齒和口腔潰瘍。

甘蔗雖好,也不能多喫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水果每日攝入200~350g”,換算成甘蔗的量:① 生喫,1~2節;② 榨汁,不超過200ml。

畢竟甘蔗纖維那麼粗,總是咀嚼,牙口也受不了。

另外,甘蔗除了生喫、榨汁外,還可以做成甜品哦。無需額外放糖,甘蔗本身提供的甜度,就可做出甜美的飲品。

1、甘蔗馬蹄水—— 清肺熱

這是一道秋冬季清肺熱的常用甜湯,有助於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嘔,做法十分簡單。

做法:先將甘蔗去皮切塊,荸薺洗淨去皮,然後一起放入砂鍋,還可加入紅棗和姜彌補甘蔗和馬蹄的寒性。

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繼續熬煮30分鐘,濾去雜質即可飲用。

2、甘蔗生薑汁—— 滋陰養胃

甘蔗汁有助脾作用,古人稱之爲“脾果”,對治療慢性胃炎、反胃嘔吐有很好的療效。甘蔗性寒,可以加點生薑中和一下。做法:將新鮮甘蔗200克榨汁、生薑適量榨汁約10毫升。兩種汁倒入杯中,混合攪勻備用。每次喝15毫升,每日兩次。

3、甘蔗粳米煮粥—— 養陰潤燥

甘蔗清甜,用它來熬粥也不錯,適用於口乾舌燥、大便乾結、消化不良等症狀。

做法:將新鮮甘蔗200克榨成汁,大米150克淘洗乾淨。一起倒入鍋中,加清水,先用猛火煮沸,後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熬成粥後食用。

還可加入枸杞或百合、蓮子等,喫起來香甜可口。

4、甘蔗羊肉湯—滋補暖身

甘蔗羊肉湯溫補禦寒,其中甘蔗中的蔗糖能起到調味的作用,亦可使湯鮮肉美。

做法:將甘蔗切塊狀,先將蜜棗、麥冬和薑片放在高壓鍋內慢煮半小時。再將羊後腿洗淨切塊,瀝乾水分,放入鍋中再慢火煮兩小時即可。

甘蔗食療方

1、甘蔗萊菔湯

材料:甘蔗200g,鮮蘿蔔150g。

做法:切碎,加水煮至蘿蔔爛熟,去渣取汁,隨量服用。此食療源於《山清家供》,本方二者同用,可起到清熱除煩、解酒毒和化食下氣的功效。

可用於酒食過度,煩熱面赤,嘔逆少食之人。

2、蔗漿粱米粥

做法:甘蔗500g,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加粟米(青粱米)60g,加水適量,煮成稀粥食。

這個源於《董氏方》,本方取甘蔗汁益胃生津、潤肺燥,取粟米益脾胃,二者又皆能除熱。

可用於脾肺不足,陰虛肺燥,煩熱咳嗽,咽喉不利。

甘蔗一般人羣均可食用,但脾胃虛寒、胃腹寒疼者不宜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