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2時辰養生知識的時候,是從膽經作爲第一條經絡和對應的第一個時辰子時開始的,但是在分享五臟六腑和12經絡的時候,以肺經和肺臟作爲首個分享的。爲什麼呢?

在中醫裏面,肺是華蓋,位置處於五臟六腑的最高處,如同一把雨傘,保護着其他的臟腑。這也就是爲什麼身體最先得病的,是感冒發燒和咳嗽,這都是肺在做抵禦外邪時受傷了。

 肺 經 動 態 圖 

手太陰肺經,是清晨寅時3-5點的當令值班,本應該這個時辰是睡的最熟的,但是很多人卻在這個點醒了,多半都是肺經不通造成的。而且肺經養好,很重要,中醫還有一個理論就是“肺朝百脈”,肺氣足,會推動血液流向百脈之勢。

百脈,就是指全身經脈。由此可見肺的作用有多重要,所以有一個說法,“疏通肺經,氣順,則消百病”,此話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今天我們接着分享經絡疏通的操作手法,肺經。雖然肺經比較短,但是肺經疏通也分爲4段重點:

1、胸腹部的穴位是起始穴,很重要,同時聯繫着心臟的位置和脾胃的銜接,所以這裏的雲門穴和中府穴對脾胃,肺;和心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2、天府到尺澤穴一段,對難治的久治不愈的咳嗽和頑固性鼻炎特有幫助。

3、手肘到手腕的太淵這一段,補肺氣

4、手掌大魚際穴到手指頭這一段,對清肺熱很有幫助,比如發燒,嗓子發炎等問題。

重灸幾個大穴:中府;尺澤穴;列缺穴;太淵穴;魚際穴

艾灸工具和方法:

艾灸罐;砭灸罐疏通均可;平時保健可以用經絡拍,按摩狗。刮灸的時候。可以貼着皮膚刮,或者隔着衣服刮。一般氣血太虛的,不建議貼皮膚刮出痧來。

1、排濁氣,補中氣和肺氣

2、大手臂這一段,調鼻炎,還抗皮膚過敏

3、手肘這裏是肺經的合穴,尺澤穴,我們常稱之爲補腎穴,尺澤穴可以交通肺腎,清肺熱補腎水,所以可以治咳嗽。

4、小手臂這一段,很多大穴,列缺治頭痛,太淵是原穴,補肺氣。尤其是凌晨3-5點肺經當令時,早醒的人,這一段重灸刮。

5、手掌這裏從魚際穴到少商穴,專門清肺熱。尤其是嗓子發炎,或發燒,這一段,用艾灸刮痧罐灸刮,一定立即見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