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個雙十一購物節已經順利落幕。毫不意外的是,各大購物平臺的成交額都在上漲。

2019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最終定格在2684億元。結束後,阿里巴巴一句“所有不可想象,終將化爲尋常”刷屏朋友圈。而阿里巴巴的老對手京東也在這次的雙十一狂歡中,創造了新的紀錄——雙十一期間累積成交額超2044億元。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拼多多則沒有公佈任何相關數據,只是表示“實時數據大屏還爲曾來得及搭建,公司上下都在急着補貨、比價和補貼”,呈現出一副忙碌、緊張的局面。

然而,在這些看似眼花繚亂的大數據背後,卻是展現了我國雙十一消費市場的繁盛。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我國雙十一消費市場的特點。

1、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從11月1日至11日,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銷售額超過350億元,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德國位列進口來源國的前5位,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一家就引入7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9萬個海外品牌商品參與促銷。同時,有200多萬海外消費者在我國電商平臺上消費近32億元。

2、消費向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居民延伸

新增的網購人羣主要是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居民,80後、90後年輕消費羣體佔比超過70%,成爲雙十一消費羣體的主力軍。

3、品牌消費趨勢明顯

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知名品牌商品,其中國產品牌更加受到青睞,“雙十一”銷售額前10名的品牌中,國產品牌佔了6個;銷售量前10名的品牌中,國產品牌佔8個。中華老字號的銷量超過35億元。

4、業態模式更活

除了傳統電商平臺外,社交電商成爲市場的新增量,更好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5、配送效率進一步提升

憑藉大數據、智能倉儲、物流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今年“雙十一”電商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配送時效由以天爲單位向以小時和分鐘爲單位邁進,物流配送更加高效、精準。

6、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數百萬家線下實體店參與了此次“雙十一”的促銷活動,各大電商平臺也大力發展線下業務,推動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渠道購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