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李榮浩發文質問音樂平臺和經紀團隊,稱新專輯在五月份就已經制作的差不多了,但等到現在還是告訴他一切暫無定論,“我想上一首新歌,就那麼難嗎?我是託你辦再就業上崗證書嗎?”

無獨有偶,據網友說鄧紫棋的新歌到現在也無法在平臺收聽!

像李榮浩,鄧紫棋這樣比較知名的音樂人在現在的音樂環境下都寸步難行,不敢想象那些不知名的小原創音樂人又該如何在平臺上去展現自己的作品!

那到底是什麼阻礙了現在的原創音樂人呢?

·音樂平臺的壟斷

現在的音樂平臺都想簽約歌手壟斷音源,但是價格根本不合理,所以他們想用白菜價逼音樂人妥協。畢竟如果一家平臺壟斷的話,大家就只能到這個平臺買歌,平臺就能夠搶到其他地方的用戶,收益自然也會提高,但經紀公司與藝人希望的則是多平臺,覆蓋面廣才能使聽到的人更多。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阻礙的一大原因。

·畸形的娛樂環境

不知是何時開始流行的風氣,給歌手的平臺越來越少,但選秀節目卻越來越多,像什麼《創造101》、《偶像練習生》《明日之子》等等,本來平臺就少,音樂人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現在又加入了源源不斷的新人,那這個資源怎麼可能做到合理分配呢?

也正是因爲這樣,越來越多的藝人跨行業,唱歌的去演戲,參加真人秀,又導致專業演員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此惡性循壞,又怎麼可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娛樂環境?

·抖音“口水歌”的流行

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如今,至少有超過一半的“爆款歌曲”,是被抖音推紅,進而火爆全網。《小星星》《學貓叫》,即便你不用抖音,它們的旋律也曾佔領你的腦海;《紙短情長》,在抖音走紅之後,已陸續登上各大音樂平臺榜單前列;就連近期全網熱傳的新東方年會吐槽歌舞,音樂也是來自抖音的《沙漠駱駝》。

但更有一大批抖音神曲,有着節奏強烈、旋律簡明、重複、歌詞無意義的共同點。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輕輕貼近你的耳朵 撒浪嘿呦”

“像一顆海草 海草 隨風飄搖”

“慢慢喜歡你,慢慢地靠近”

“gucci gucci prada prada”

“我們不一樣”

……

這些作品雖然傳唱度極高,但都是一些質量比較糙,混音、製作技術、編曲比較差的歌曲。像這些歌曲的走紅無疑也是對原創音樂人的一大阻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