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者行大運,點贊發大財!新來的朋友隨手點一下關注,還有更多實時解盤、乾貨技巧、選股方法傳授!

昨晚新聞聯播上公佈了一個大消息,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沒錯,就是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方案審議通過。改革的措施有很多,我選幾個和散戶關係最密切的,大家一起看一下。

1、取消上市盈利要求,實行新股發行註冊制。

這一條影響最大,註冊制和核準制相比上市門檻更低,這也意味着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股上市。

消息首先對科創板是名義上的利空,老爺要納小妾,四姨太覺得要失寵,今天一屁股坐地上了。如果我們稍微想得稍微遠一點,科創板是科創板,創業板是創業板,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今天科創板的大跌其實有點錯殺的意思。

這類股可能要完蛋了

對剛剛上市的新股也是利空,一個是稀缺性消失,一個是流動性被分走,一個是改革後創業板新股發行價格不設限,有可能降低現有創業板新股的估值。近期剛上市的新股銳新科技和金丹科技,昨天還都是穩穩的一字板,換手率不到1%,按理說今天不應該開板,但是也都收了兩根大陰線。

這類股可能要完蛋了

這類股可能要完蛋了

另外,對於衆多缺少業績支撐和行業地位的小盤股、問題股,這條消息也是利空,而且已經反饋到盤面上。今天指數雖然上漲,但是有接近3000只個股下跌,中位數-2.2%,大部分股民依然虧錢。

2、創業板新開戶要求近期20個交易日平均資產不低於10萬,炒股時間不低於2年。

這一條把很多小散戶都攔在創業板門外面了,好在存量賬戶不受影響。監管層的意思很明顯:大家都老老實實上班,沒事買買基金搞搞穩健投資,別老想着追漲殺跌。

3、交易制度方面的改革很多,包括上市前5天不設漲跌幅限制,漲跌停限制放寬到20%,單筆申報不超過10萬股,連續競價買賣申報價格和基準價格的偏離值不高於2%。

這些措施都是對標科創板的,目的就是爲了遏制題材股炒作和價格投機。相比10%漲跌幅限制,拉到20%所需的資金量至少是原先的2倍,而且漲停板一少,龍頭股的溢價也會下降,題材炒作無論是高度還是廣度都會被影響。現在科創板一天看不到一個漲停板,根本沒有板塊效應可言。

當然了,遊資短期並不會消失,只不過在操盤風格上會逐漸機構化,拉板更依賴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資金優勢。

總的來說,我理解的創業板註冊制傳達出來的用意有:

(一)加快A股制度建設,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

(二)吸引外資流入做利益綁定,提高A股在全球資本市場的比重;

(三)發揮股市融資功能,做大做強資本市場,反哺實體經濟;

(四)遏制題材炒作,引導資金流入優質企業,並最終打造出一批全球領先的中國優質上市公司。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後,接下來就要輪到深市主板、中小板、滬市進行註冊制改革了。當全市場的制度都保持一致後,再進一步擴大改革,包括徹底放開漲跌停限制,引入個股做空機制,T+0交易制度……直到和全球資本市場完全接軌。這麼一整套下來,估計得花5-10年時間。

在這5-10年A股升級進化的過程中,優質企業的投資價值成爲市場共識,價值投資的思路將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優質企業推升股價上漲。優質企業也不斷用豐厚的投資回報以及利潤分紅反哺投資者,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價值投資風格,刺激股價進一步上漲,形成良性循環。

反觀題材股這邊,數以千計的中小市值股票,依靠着從價值白馬股中溢出的那一點點流動性勉強維持交易狀態,半天成交一筆,買進去了賣不出來,流動性陷阱暴露。而且隨着新股繼續高速發行,這種流動性匱乏的狀況也會不斷強化,形成惡性循環,破發、破淨、破產……直到成爲一具具屍體,無人問津。

我說這些不是危言聳聽,大家翻翻白馬股和問題股的K線,對比一下就能發現,這種“撕裂”的盤面早就已經開始,300塊錢的股票能漲到600塊錢,2塊錢的股票也能跌到1塊錢。如果大家不改變投資觀念,繼續死守問題股,幻想靠運氣抓漲停,靠突發大利好解套,那麼等待你的,一定是無邊的黑夜。

我真的沒開玩笑。

……

行情這塊,今天盤面對於創業板註冊制的消息給出了非常強烈的正反饋,利好的創投、券商、價值白馬都漲了,利空的次新股、科創板、問題股都跌了,前期的熱炒題材股全部熄火。

今天盤中出現過一波比較有殺傷力的下跌,指數一度跌到-2%,收盤又拉了回來。

這類股可能要完蛋了

稍微冷靜分析一下就知道,這肯定是創業板註冊制帶來的情緒性殺跌,而且創業板註冊制對於績優白馬不是利空,而是利好,沒理由下跌,跌了就是錯殺。我之前一直強調的IDC標的光環新網,雲遊戲標的完美世界等標的,今天都有一個非常舒服的進場位置,不知道大家把握住了沒有。

板塊方面,今天市場的最大主線是業績,昨晚發佈一季報的卓勝微、山西汾酒、立訊精密、五糧液,今天的表現都遠遠超過指數。

這類股可能要完蛋了

我之前一直說業績增長會推動股價上漲,你們可能沒什麼感覺,其實這個邏輯有一個非常優雅的公式來證明:

P=EPS*PE

即股價=每股收益*市盈率。

由公式可知,股價只和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兩個因素有關,所以股價上漲,要麼提高市盈率PE,要麼提高每股收益EPS,要麼兩個都提高。

PE是市場給的,對於成長性行業,市場往往會給予高估值,比如雲計算可以給30-40倍,房地產只能給到8-10倍,銀行只能給到3-8倍。另外,同一行業的龍頭企業也可以享受高估值,貴州茅臺可以給到30-40倍,五糧液只能給到20-30倍。

一隻股票的估值PE和市場環境、行業前景、上市公司發展情況都有關係,而且隨時在變,所以不太好把握,當然如果把握好了能賺大錢。

EPS的錢是很好賺的,因爲EPS=淨利潤除以總股本,總股本一般不變,只要淨利潤增加,EPS就增加,在PE合理前提下,對應股價就會上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其餘就不說太多了,明天、後天外資請假,謹防內資砸盤,還有兩個交易日,站好最後一班崗。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投資建議,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