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期,天下群雄并起。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第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为长安。自此,唐朝开始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开创了盛世“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了基础。

唐高宗李治承贞观遗风,开创了“永徽之治”。唐玄宗登基后,开创了“开元盛世”。万国来朝时,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向唐朝进贡的国家高达300多个。疆域空前辽阔,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当时,唐朝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政治、文化、科技都处于世界前列。

然而,在唐玄宗执政晚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八年战争后,人口锐减,由五千二百万减至一千五百万左右。叛军虽然被平定了,但其余孽不甘心,依然在河北境内兴风作浪。最终,唐朝掀起了持续了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

那些曾经被唐朝压制的国家,趁着唐朝逐渐衰弱,开始大肆吞并唐朝的领土,形成了3个世界级的强国,分别是回纥、南诏、吐蕃。回纥本是唐朝的附属国,在唐朝的帮助下,打败了漠北草原的强国吐蕃,成了草原上的新王。“安史之乱”中,回纥出了不少兵马支援唐朝,这值得肯定。平定叛乱时,回纥发现唐朝已不再是之前那个“霸主”了,因此对待唐朝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变得傲慢起来,从而造成持续了数十年的“回纥之祸”。他们多次侵扰边境,在唐朝横行霸道,抢夺唐朝老百姓的财产以及女子、奴隶。

同回纥一样,南诏也是唐朝扶植的一个政权。在发生“安史之乱”前,,它就有了独立野心,与吐蕃有着密切联系。唐玄宗曾派20万唐军前去征讨南诏,但南诏利用地形等优势,让唐军有来无回。叛乱后,南诏公然与吐蕃一起攻打唐朝边境,夺取了西川一带的大片领土。由于南诏不甘心臣服于吐蕃之下,故私下与唐朝通信,联手突袭吐蕃,10多万吐蕃人被杀。南诏见自己的羽翼已丰,对唐朝发起了全面进攻,企图占领四川和中南半岛。

吐蕃一直是唐朝的强敌,与中原的关系时好时坏。叛乱前,唐朝多次出兵讨伐吐蕃。吐蕃哪里是强大的唐军的对手,屡战屡败。可叛乱之后,局势发生了大变化,吐蕃一路攻占了河西走廊、陇右等地,其领土面积竟达到了八百万平方公里。之后,吐蕃向东压制唐朝,向南逼迫印度,向西打败了阿拉伯帝国。唐朝在吐蕃的轮番攻击下,差点儿被灭亡。

此时的唐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外有三个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宦官把持朝政。但是,唐朝硬是灭掉了这三个国家。公元841年2月,回纥发生了内乱,唐武宗认为这是摧毁它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派遣刘沔、李忠顺率军突袭回纥。经过四年多的交战,回纥的乌介可汗被斩杀,回军被俘虏,被唐朝安置在江淮地区。

而此时的吐蕃,因为连年征战,早已衰败。唐宣宗乘机派兵收复了甘肃东部、西川的重镇。长期被吐蕃奴役、剥削、压迫的唐朝老百姓在张议潮的带领下,纷纷起义响应唐军,收复了沙、瓜等十一州。张议潮在唐朝的支持下,又收复了凉州等地。吐蕃接连失去大片领土,其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大。有的主战归附于唐朝,有的独立。公元869年,吐蕃发生大规模的起义,政权彻底灭亡。

先后灭了两个强敌,让唐朝和唐军的信心倍增。朝廷命高骈讨伐南诏,他率军屡次击败南诏军,让南诏的士气受到重创。公元902年,汉人大臣郑买嗣夺取了南诏政权,斩杀了南诏的王公贵族。至此,南诏灭亡。摧毁南诏后的第五年,唐朝也结束了它长达289年的统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