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組走進瀘州市合江縣九支鎮“黃氏宗祠”,對黃氏宗祠傳承的家風祖訓進行了專題採訪報道。

中央臺記者現場拍攝黃氏家風家訓

近日,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組走進咱們黃氏宗祠大門,對黃氏宗祠傳承的家風祖訓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宗祠中矗立的巨大石碑,刻着著名的黃峭遣子詩(認祖詩)——《嶠公訓》。

“駿馬匆匆往異方,任從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當薦祖宗香。唯願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

日後相會,凡三妻二十一子子孫且能背誦認宗詩者,即爲同宗骨肉。顯祖裔孫,各自奮發,瓜瓞綿延,事業蒸蒸。族裔或者爲官於政,或弄潮於商海,或開發於農桑,或創新於科技,或揮毫於文壇,或授業於教界,皆成就非凡,名垂青史。得爲峭山祖後裔,衆皆引以爲榮!

據悉,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挖掘我黃氏家族的家風家訓,尤其是其中的孝文化。

“孝、忠、勤、廉”黃香精神

中華姓氏,世界特色;江夏家風,名揚五湖四海。現黃姓已列爲中華八大姓氏之一,支派繁多,遍佈四海五湖,亞美歐非。各系黃姓,融匯交織,綱常各立,合作交流,難明輩份,致木本水源,稍有混亂,妨礙黃姓,以孝爲先,開拓進取,優良家風的傳承。

東漢時,江夏黃氏最有名氣,對後世影響也最大,時人譽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如今,天下黃姓子孫萬派朝宗江夏,承認江夏是黃姓的郡望與發祥地。而江夏黃氏肇始人黃香正是黃氏家風的踐行者。

黃香

黃香的孝行,被寫進了《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二十四孝子》中,也有黃香。以孝著稱的黃香終身奉行“孝、忠、勤、廉四字箴言,以高尚的品行和卓越才華成爲頂天立地的東漢重臣。黃香身體力行的“孝、忠、勤、廉”四字箴言,傳遞的是正能量,黃氏後人代代相傳。“孝、忠、勤、廉”的黃香精神成爲黃姓立家立族的家風。

二十四孝有兩“黃”

在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中,黃姓人佔了兩個,除東晉時的黃香,還有北宋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是個大孝子,母親生病臥牀,他衣不解帶地守在母親牀前,查看母親的氣色和病情。每天晚上,他親自爲母親沖洗溺器,母親逝世後,黃庭堅在墓旁修了一座茅草屋守墓。他日夜啼哭,哀傷得差點死去,由此被入選爲“二十四孝”。

黃氏家風中的“孝”正是吸引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組前來報道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咱們黃氏家族可供發揚的精神還有很多。

正如當地的黃崇淑會長呼籲的那樣:黃氏後裔要認祖追宗,教化族人,愛黨愛國,孝敬父母,團結弟兄姊妹,遵紀守法,和睦鄰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