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紅楓紅漫山,最美公路又一圈。四明山環線賞櫻之後,迎來了紅楓漫山紅,於是開啓了今春第二次四明山環線之旅,環線賞紅楓。從寧波到海曙區章水鎮蜜巖村,走蜜北線沿皎口水庫南側進山,到細嶺村,右轉細北線,盤山而上,途經赤水玻璃觀景平臺、紅色紀念園、茅鑊古樹羣、李家坑、大俞村、北溪村、徐鳧巖景區、三十六灣村、溪口雪竇山風景區,出溪口返回,正好形成了一個環線。行駛在山間,穿越風景裏。

紅楓,是一種比較特別的觀光植物,春天生長出來的嫩葉呈深紅色,非常喜慶。隨着氣溫升高,紅楓葉子在春夏之交漸變爲綠色。到了秋冬之際,隨着氣溫降低,綠葉又逐漸變紅變黃,直至葉落。所以紅楓有兩次唯美時光,一次是春天,一次在深秋。四五月之間,就是欣賞漫山紅楓的大好春日。

此行經過赤水玻璃觀景平臺、紅色紀念園、茅鑊古樹羣、李家坑等站點,這些站點在賞櫻之旅中已經停留,並已發文介紹,這次不再停留,純屬路過,直接到達紅楓之旅的第一站:大俞村。【大俞村】大俞村隸屬於寧波餘姚市大嵐鎮,發源於唐田一帶的大皎村穿村而過,村民靠山臨水居兩岸,四野紅楓漫山,紅綠相間,住在詩畫裏。

到大俞村,要去看看著名的四窗巖。四窗巖位於大俞山山巔,長方形的懸巖崖,有四個洞孔,如窗戶可通光,故名四窗巖。四窗巖之四窗,如山之四目,四明山就是因四窗巖而名。寧波古稱明州,明州則因四明山而名,因山氏州,因此四窗巖與寧波的淵源頗深。因四窗巖而名四明山,因四明山而名明州。四窗巖地勢險要,十分隱蔽,蔣介石曾兩次來過這裏,一次爲1913年討袁失敗後遭通緝時;另一次是1949年離開家鄉前。

大俞村下游有風景如畫的榧樹潭水庫,水庫邊近年建成了羅漢谷景區,還有四明嵐舍民宿。羅漢谷的原始風光,藏匿了千萬年,很少有人深入其谷,近年終於揭開了面紗。

自駕的朋友導航大俞村即可。公交出行的朋友,寧波方向到鄞江公交站,轉乘617-4路公交車,至終點站百步階下車即可;餘姚方向至大嵐,轉乘639路公交車可至大俞。 【北溪村】從大俞村沿細北線,繼續向山中前行,來到了紅楓之旅第二站:北溪村。北溪村隸屬於寧波餘姚市四明山鎮,連續S型的溪水,穿村而過,風光如畫的大橫山水庫,掩臥於青山峽谷之中。四野漫山紅楓妝點,紅綠相間,北溪山水,簡直就是未經雕琢的,繪滿了情調與色彩的山水畫,令人沉醉愉悅!村民靠山臨水居兩岸,同樣住在詩畫裏。

北溪村是細北線公路的終點,細北線在此與滸溪線相聯,北往餘姚方向,南往溪口方向,都是美麗的風景線。從北溪村左轉溪口方向,沿途紅楓漫山,行駛在山中,穿越風景裏。茶培村,也是一個可以停留的站點。

【徐鳧巖】繼續在風景裏穿越前行,來到了第三站:徐鳧巖。徐鳧巖是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風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這是我第五次遊賞徐鳧巖景區了。徐鳧巖,相傳曾有仙人在此騎鳧,徐徐昇天而名。山崖邊的巨巖,猶如一隻猴子對天鞠躬,因爲當地人稱爲“猴鞠巖”,發源於商量崗一帶的直岙溪,流經直岙村“躊躇谷”,從猴鞠巖口直瀉而下落差242米,飛煙氣勢,一瀉九重天。宋代詩人陳著在《徐鳧蛟瀑》詩中寫道:一流瀑瀉九重天,長掛如虹引洞仙。巖壁鳧飛延歲月,石樑龍滾飛雲煙。

近年來,景區內增設了玻璃棧道、房車基地、叢林穿越、攀巖等遊玩項目,特別是2018年玻璃棧道建成開放後,徐鳧巖景區成爲了寧波的網紅景區。

玻璃棧道名爲凌雲渡,依山勢橫掛于徐鳧巖瀑布東側絕壁之上,如龍繞懸崖。玻璃棧道垂直高度達200米,長約160米,凌空微步,令人腿軟尖叫,非同尋常的體驗。

1949年3月7日,下野還鄉的蔣介石,陪同吳忠信、張治中等人遊歷徐鳧巖,贊曰“美麗奇別,世無其比”。1949年4月25日,蔣介石離開家鄉,從此再也沒能回到老家。徐鳧巖瀑布口的“徐鳧濺雪”四字,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的屈武先生,題寫於1987年。屈武先生1949年國共和談時,擔任國民黨代表團顧問,晚年重回蔣介石故里,不知道是何種心境。

每年冬天,徐鳧巖瀑布之下,濺水成雪,造就了徐鳧濺雪的獨特景緻。我曾不顧嚴寒,百里迢迢到此欣賞徐鳧濺雪。

【三十六灣村】從徐鳧巖沿滸溪線繼續往溪口方向前行,來到了紅楓之旅第四站:三十六灣村。三十六灣村,隸屬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地處著名的雪竇山之上。修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滸溪線公路,是到達三十六灣村的唯一公路。從溪口鎮到三十六灣村,繞三十六道灣才能到達村裏,因此而名三十六灣村。

三十六灣以種植花木和培育盆景而名,名副其實的高山花園村。三十六灣以滸溪線公路相隔,對面是西岙村和東岙村,這一帶的紅楓漫山綿延,山水畫鋪展不絕。

村莊東側的山頭上,近年建成了觀景平臺,名叫松海臺,因四周松海綿延而名。觀景臺之上,可以俯瞰三隱潭景區,三級瀑布,瀑下成潭,隱在山中,故名三隱潭。遠眺商量崗,蒼茫巍峨,紅楓漫山,賞心悅目。億萬年前的造山運動,造就的千丈巖斷崖面,綿延橫亙,盡收眼底,蔚爲壯觀。

千萬年來,三隱潭,一直隱在深山少人識。2010年7月,三隱潭二期工程竣工,下隱潭至妙高臺,開通了觀光列車和索道纜車,三隱潭,終於向世人揭開了面紗。

自駕的朋友導航三十六灣村即可。公交出行的先到公交溪口站,乘坐596-2路公交車,可直達三十六灣村。 【雪竇山風景區】四明山紅楓環線之旅第五站:溪口雪竇山風景區。溪口風景區,是寧波市的第一家五A級景區,雪竇山的雪竇寺、千丈巖、妙高臺和三隱潭,人文、歷史,與風景兼俱,是溪口風景區的核心景點。雪竇山、九華山、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並稱爲中國“五大佛教名山”。雪竇山始建於晉,興盛於唐宋,2008年11月8日,高達33米彌勒大佛隆重開光,雪竇山創造了雪竇寺空前的輝煌歷史。

北宋仁宗皇帝趙禎,曾夢遊“八極之表”,後來認定所夢“八極之表”就是雪竇山,公元1245年,南宋理宗趙昀爲紀念先帝夢遊雪竇山之事,追書“應夢名山”四字,派人送到雪竇山。雪竇寺主持廣聞禪師爲宣揚和保護理宗題字,在雪竇寺南建造了一座亭子,將“應夢名山”四字勒刻於石,置於亭內,並以御書名亭,是爲御碑亭。御碑亭之下,故名亭下,現有亭下村,亭下湖水庫。

1927年8月,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後,來雪竇寺拜佛求籤,抽得“飛龍昇天,騰驤在望”上上籤。蔣介石在雪竇寺住了11天,並題寫了“四明第一山”五個大字。

雪竇寺西側,是張學良幽禁地,即“雪竇山招待所”,上海中國旅行社建於1934年。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1937年1月13日,張學良由戴笠押送至溪口,幽禁於“雪竇山招待所”。1937年中秋節後,張學良被押送到安徽黃山繼續幽禁。

千丈巖之下,是亭下湖水庫和亭下村,亭下之名就是因爲位於御碑亭之下而名。上世紀40年代,蔣介石就有在此堵峽建庫的設想,時局變遷,未能實現。1978年1月,亭下湖水庫正式動工開建,1985年9月竣工。高峽出平湖,近巒遠崗,波光嵐影,儀態萬千,別有風情。

千丈巖瀑布,高達186米,被譽爲“浙東第一瀑”,瀑下之潭,名爲寒潭。巖壁上的“千丈巖”三字,是黃綺先生所寫,1992年刻成。千丈巖瀑布西側有妙高臺,三面均爲絕壁,下臨深淵,煙靄四合,飄渺似仙境,蔣介石稱其“妙不可言高不可攀”。1927年,蔣介石下野後,在此修建山莊,後來回鄉時也多居於此,遙控時勢。妙高臺六十年代被毀,1986年,妙高臺重建復原。

在蔣介石心目中,家鄉溪口風景天下第一,其他景區只能算弟弟,因此成就了雲南石林“天下弟一奇觀“的典故。歷史已被風吹雨打去,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四明山環線紅楓之旅,沿途紅楓漫山,大自然就是未經雕琢的,繪滿了情調與色彩的山水畫。行駛在山間,穿越風景裏,沉醉於青山綠水之間。江山如此多嬌,百里迢迢而不厭。今年第三次四明山環線之旅,又將出發,歡迎關注,探索發現,寧波之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