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紅楓紅漫山,最美公路又一圈。今年第三次四明山環線之旅,環線賞紅楓,從奉化區溪口鎮進山,沿滸溪線公路盤山而上,先後分道去木家灣村、東山村、東岙村、蛤蟒坑村、商量崗、唐田、梨洲村,經大嵐“天路”,再到四明湖池杉林,從餘姚返回,行程圓滿結束。四明山大環線之旅,穿越風景裏,收穫很豐滿。愛生活,也愛江山如畫。

【木家灣】木家灣村,隸屬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是亭下湖村的一個自然村,從妙高臺上,就可以看到這個漫山紅楓的村落。滸溪線公路邊,有木家灣路標,穿過一個小山岙的公路,是進入木家灣的唯一道路。木家灣背後是山,三面緣懸崖絕壁,外人很少來這裏,避世而獨立,宛如世外之境。

木家灣西北側,緊鄰著名的千丈巖瀑布。千丈巖瀑布,高達186米,被譽爲“浙東第一瀑”,巖壁上的“千丈巖”三字,是黃綺先生所寫,1992年刻成。瀑下之潭,名爲寒潭,潭前有橋,名爲仰止橋,有高山仰止之意。再往西側是著名的妙高臺,下方三隱潭景區的索道觀光纜車,扶搖而上,妙高臺三面均爲絕壁,下臨深淵,煙靄四合,縹緲似仙境,“妙不可言,高不可攀”。雪竇寺彌勒大佛,世界上最大的銅製露天彌勒佛,2008年11月8日,在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雪竇寺,隆重開光,創造了雪竇寺空前的輝煌歷史。

木家灣西南側,是風光如畫的亭下湖水庫,近巒遠崗,波光嵐影,儀態萬千,別有風情。

木家灣村民不姓木,姓單,當地村民也不知道木家灣爲啥不姓木。溪口風景區,是寧波市的第一家5A級景區。漫山紅楓的木家灣,大隱隱於5A景區旁,避世而獨立,這纔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自駕的朋友導航木家灣即可。公交出行的朋友,先到公交溪口站,再轉乘570路、或者596路、596-1、596-2、597路、597-1,到木家灣站下車,步行可至。 【東山村】從木家灣回到滸溪線公路,順着東山村路標,來到了東山村。東山村隸屬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與雪竇寺所在的西坑村相對應,地處雪竇寺東側的樹楓山和石倉山之間,半山之腰,依山成村,包括東山、蘭田灣、橫路下、橫澗、田孔、大松、撞巖下七個自然村。

進入東山村的道路只有一條,再往前是崇山峻嶺,車到村頭要調頭,需要原路返回。在這裏可以遠眺鄞奉平原,溪口古鎮盡收眼底。

紅楓漫山,大自然就是未經雕琢的,繪滿了情調與色彩的山水畫,宛如世外之境。 【東岙村】從東山村回到滸溪線公路,經雪竇寺,來到了東岙村。東岙村地處西北面的商量崗之下,東面孔家山,北面馬家山,西面黃泥漿崗,東岙村位於三面環山的山岙之中。

源自商量崗的溪水,流經東岙村,向南衝出崖口,形成了著名的三隱潭。三級瀑布,瀑下成潭,隱在山中,故名三隱潭。

東岙村東面的孔家山之外,就是雪竇山風景區的雪竇寺、千丈巖、和妙高臺,東岙村,也是一個隱在5A景區邊的美麗村落。

東岙村西北面背靠的商量崗,前往商量崗的古道邊,曾在此創建武嶺學校分校,設立了農事試驗場場部,學以致用、造福桑梓。現在已經人去樓空,歷史如煙飄散。

自駕的朋友導航東岙村即可。公交出行的朋友,先到公交溪口站,再轉乘570路、或者596路、596-1、596-2、597路、597-1,到東岙村岔口或東岙村下車可至。 【蛤蟒坑】從東岙村向商量崗方向盤山而上,看到東姜蛤蟒坑路標時,右轉一直前行到公路的盡頭,就來到了蛤蟒坑村。車到村頭要調頭,偏僻之地通常都是如此,到了這裏不能再前行,只能原路返回。蛤蟒坑村,“蛤”指賴蛤蟆,“蟒”指蟒蛇,曾經賴蛤蟆和蟒蛇出沒,由此可知其環境是偏僻的叢林地帶。蛤蟒坑,這名字令人毛骨悚然,風景卻美如世外桃源。

很少人知道蛤蟒坑村在哪裏,但是說起奉化雪竇山的雪竇寺,寧波人民都知道,蛤蟒坑村就在雪竇寺彌勒大佛的背後。蛤蟒坑村與彌勒大佛只有咫尺之遠,中間的小山嶺稱爲蛤蟒嶺,當地人有小路相通上下。發源於商量崗一帶的小溪水,穿村而過,流經雪竇寺東,出錦鏡池,形成了著名的千丈巖瀑布,被譽爲“浙東第一瀑”。雪竇寺、千丈巖、妙高臺,這一帶是溪口5A風景區的核心景點。蛤蟒坑村,隱在5A景區背後,偏僻而美麗的村落。

蛤蟒坑村原屬東岙鄉,1992年5月,東岙鄉併入溪口鎮,2004年9月10日,蛤蟒坑村與東姜村合併,定名爲東姜坑村,蛤蟒坑是東姜村的一個自然村。山谷中的蛤蟒坑村,青山環抱,紅楓漫山,避世而獨立,宛如世外之境。

自駕的朋友直接導航蛤蟒坑村即可。公交出行的朋友,先到溪口公交站,乘597-1路公交車,可直接到達蛤蟒坑村。 【唐田村】從商量崗下山回到滸溪線公路,途經三十六灣村、西岙村、徐鳧巖,一路穿越在風景裏,左轉而至唐田。唐田,四明山之深處,路遠側偏,村後的烏巖嶺、白巖頭、南培嶺一帶,是寧波的重要水系鄞江和剡江的分水嶺。嶺之南,是壺潭、明溪、敏坑、棲霞坑等地,水流出明溪,匯剡江而奉化江。嶺之北,水流經唐田,周公宅、皎口兩水庫,過鄞江,至江口,與奉化江相匯。

唐田村隸屬寧波餘姚市四明山鎮,這裏原來是唐田鄉政府所在地,1992年唐田鄉併入四明山鎮。唐田村至今還有逾千人長居村中,是四明山區最大的村落。唐田村民多姓唐,南宋紹興元年,即公元1131年,嵊州人唐長三,喜遊山樂水,攬勝至此,見此地山重水複,峯迴路轉,梅潭琴泉,俯仰百變,不勝愛之,遂宅而居,仗劍開田,故得名唐田。

寧波有一條著名的古道,名叫棲霞坑古道,是著名的“唐詩之路”的寧波段,從奉化區溪口鎮棲霞坑村,沿古道徒步上山,翻過南培嶺,就來到了唐田村。唐詩之路,是從紹興會稽山,經嵊州、新昌、餘姚、奉化、寧海直至天台山的路線。沿線風景秀麗,曾讓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唐詩之路的寧波段棲霞坑古道,聯通了新昌、餘姚與奉化、寧海,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皮日休,留下了著名的《四明山九題詩》。

還有一條著名的古道,從壺潭村經唐田至棲霞坑,則是每年深秋時節的賞秋熱門古道,古道經過一片金錢松林,每逢深秋,樹葉變黃落地,燦若黃金鋪路,謂之“黃金路”。

【梨洲村】從唐田往四明山鎮方向前行,來到了梨洲村。寧波餘姚市四明山鎮,地處四明山之深處山巔,五個縣市區相鄰,東與海曙區章水鎮接壤,南與奉化區溪口鎮相鄰,西南毗接嵊州市北漳鎮,西邊抵靠上虞區嶺南鄉,四明山區的核心風景點,集聚在四明山鎮內,夏天是涼風習習的莫干山,冬天是白雪皚皚的長白山。唐詩之路的寧波段,通過四明山,聯通了新昌、餘姚與奉化、寧海。

四明山鎮政府所在地爲梨洲村,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黃宗羲,曾在此結寨抗清,著書立說。黃宗羲一生著述非常之多,並且對四明山情有獨鍾,經常遊歷于山中,形成了一部方誌體著述《四明山志》,這也是寧波歷史上有關四明山這一浙東名山的唯一專志。我喜愛四明山,也從黃宗羲的《四明山志》中瞭解古時人文,那麼,我已經發布和即將發佈的關於四明山的數百篇文章,是否現代版的四明山志!黃宗羲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人稱“梨洲先生”,梨洲村,因此而名。現在的梨洲村內,有黃宗羲紀念館。

館旁有一棵沙柳樹,不知道樹齡多少年,中空成洞。2006年,玩耍的兒童點燃了樹洞中的枯枝敗葉,古樹慘遭燒燬,現在僅存樹殼堅挺,成爲梨洲一景。2020年3月28日下午2點多,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11歲兒童,煙薰洞穴內松鼠,引發了一場森林大火,數日不滅。梨洲玩童當年燒樹洞,幸好樹在村莊邊,沒有殃及四明山區的莽莽林海。

梨洲溪上有一座單孔石拱廊橋,名叫鎮東橋,始建於明代。古橋西側建有文昌閣,爲兩層臺閣式建築,高7.3米,猶如橋頭堡矗立。

【寧波天路】從四明山鎮沿滸溪線公路,穿越大嵐鎮,向餘姚方向前行。滸溪線公路,起點慈溪市滸山街道,穿越餘姚市大嵐鎮、四明山鎮,到達奉化區溪口鎮,南北貫穿四明山區,也被稱爲33省道。滸溪線公路的險要段,在於翻越羊額嶺,九曲十八彎,被譽爲寧波最美的盤山公路。每次途經此處,我都會在此停留,看看最美盤山公路的唯美風景。

大嵐鎮,位處四明山之巔,是姚江之源,也是奉化江、曹娥江水系的重要支流發源地,是寧波市內典型的高海拔地區,穿越大嵐鎮的滸溪線,山高路彎,可謂是寧波的“天路”。春色與秋色,是寧波天路的最美顏色,春秋兩季,不辭百里迢迢來欣賞天路顏色。

【四明湖池杉林】從天路下山,第八次來到了著名的四明湖。四明湖是餘姚市的飲用水庫,其面積是杭州西湖的兩倍。四明湖南岸,梁弄鎮橫路村和後陳村交界地帶,有大片的池杉林,池杉吐翠,生機勃發,綠意盎意。

每年秋冬之際,池杉林逐漸變紅變黃,人們習慣性地稱之爲紅杉林,寧波人的賞秋打卡地。走遍寧波,寧波最美的池杉林,就在四明湖。

今年第三次四明山環線之旅,圓滿結束。行走在山間,穿越風景裏。江山如此多嬌,不辭百里迢迢。今年第四次四次環線之旅,即將開啓,歡迎關注,跟着穎之的步伐和鏡頭,去看看那些您未曾見過的風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