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國的書法和繪畫皆有賴於墨

  這一重要的物質,

  有了墨信息文字得於交流傳播,

  有了墨繪畫藝術得於增光添彩,

  它使中國的書寫文化獨樹一幟,使中國的繪畫藝術在世界美術之林中別具一格。

  因爲有了它才使得我國古代的典籍以及拓片流傳於世,

  使今天的人們得於享受古

  老珍貴的文化遺產。

  此外墨錠本身的造型則彙集了中國繪畫、

  書法和雕刻技巧於一身,

  也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工藝品。

  一珍藏墨

  淡墨敧斜倒,無處著消愁。

  這類墨缺少實用價值,

  因其選料的精美、製作的工細以及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而成爲好事者和收藏家競趨的品類。

  這類墨出於自用和收藏而由墨家定製,

  也有向外出售的,

  但質量大大高於一般的商品墨。

  二雅玩墨

  身佩銅章墨綬,手捧霞觴玉液。

  這類墨多由雅好此尚的文人、官吏向墨家定製,署上制者名款、詩詞、齋室名、書畫圖案等,作爲自用或饋贈之用,選料做工,都比較精緻,一直爲收藏家所珍愛。

  三貢御墨

  薦墨未曾乾翠剡,除書已擬封黃紙。

  清代御墨始於康熙年間,御書處所制御墨遠遜於徽墨,但御墨中有徽州墨家承製的,則不可同日而語。皇家用墨的另一個來源是地方官員的進貢或政府徵貢。地方官員進貢的墨,一般都題有“臣某某恭進”字樣,或題墨家名款“臣某某制”等字樣。這類貢墨,都選料上乘,刻模精細,不惜工本,務求精好。

  四禮品墨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

  爲祝賀人家生日、婚禮及幼童開蒙之類喜慶之事的饋贈禮品。這一類墨大多有精美的裝懂,施以漱金,如“壽屏墨”、“百子圖”等,但這一類墨在選煙用料上並不很講究,只講求外表的華貴與精緻,故其實用價值、質量一般遜於其他類墨。

  五商品墨

  這類墨在墨的產量中佔有大部分,是製造用以公開出售,供一般人書寫使用的。墨模的雕制都比較簡約,墨品形制普通適用,選煙用料也比較一般,但也有優劣品級之分。

  墨與文人雅士朝夕相伴,難捨難離,在記述歷史、傳播文明、抒發情感、承載藝術等方面助人多多,形成了完備高深的中華墨文化系列。而今,因書寫方式的改變,尤其是電腦的應用,作爲我們老友的墨,已與我們漸行漸遠,甚至難覓芳蹤。但我們不會忘記它曾爲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而認真梳理其來龍去脈並呈現給讀者,無疑也是弘揚墨德、延續墨趣的方式之一。

  更多珍藏好墨,盡在微拍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