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和捷克流亡政府,共同派士兵去刺殺海德里希時,加布奇克使用的那支司登衝鋒槍,在行動前經過多次檢查,可在關鍵時刻,還是卡彈了。接下來幾天,海德里希的身體狀況似乎逐漸好轉,但到了6月3日,情況突然惡化,他一度休克,醫院徹夜搶救無效,這位雙手沾滿平民鮮血的劊子手終於在第二天死掉,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文/滅霸他爸 1942年5月27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一輛敞篷汽車經過布拉格市區內一處U型彎道時,減速行駛,突然從路邊竄出一個人,手持衝鋒槍對着車子扣動了扳機。 司機和車內的軍官大喫一驚,但只聽到咔咔幾聲響,原來那支衝鋒槍卡殼,沒有子彈射出。 電影《刺殺蓋世太保》劇照 軍官則迅速掏出手槍還擊,同時命令司機加速衝過去,那名襲擊者迅速扔下武器,躲避軍官手槍的射擊,但驚慌失措的司機誤把剎車當作油門,使汽車一下子橫在公路上。 這時路邊一位行人掏出一枚反坦克手雷,扔到汽車底下,一聲巨響過後,汽車底盤被炸出一個大洞,那位軍官身負重傷,身體多個部位被彈片擊中,但並未倒下,依然堅持用手槍射擊。 襲擊者見狀,認爲刺殺行動失敗,急忙撤退。 刺殺海德里希的地點 這次街頭襲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類人猿行動”,遇襲的軍官是德國蓋世太保頭子海德里希,襲擊者則是從英國受訓後返回的原捷克軍人。 持衝鋒槍射擊的是陸軍准尉約瑟夫·加布奇克(Josef Gabcik),投擲手雷的是上士詹·庫畢斯(Jan Kubis)。 爆炸使海德里希肺部和腹部多處受傷,被送往醫院後,經過德國醫生及時手術,彈片被取出。 接下來幾天,海德里希的身體狀況似乎逐漸好轉,但到了6月3日,情況突然惡化,他一度休克,醫院徹夜搶救無效,這位雙手沾滿平民鮮血的劊子手終於在第二天死掉,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劊子手海德里希 事後,人們認爲他死亡的原因是傷口感染所導致的敗血症,還有死於胸膜炎等多種說法。 海德里希最終惡貫滿盈,捷克軍人小組成功完成暗殺任務,但他們這次行動差點因加布奇克准尉使用的一把不靠譜的衝鋒槍而功敗垂成。 這支衝鋒槍就是英國製造的司登式。 二戰之前,英國一直不怎麼重視衝鋒槍的發展,直到德國閃擊西歐,英國遠征軍慘敗,裝備損失殆盡,本土隨時會遭到德國入侵時,英國人才意識到衝鋒槍的重要作用。 司登衝鋒槍 1940年,英國輕武器設計師謝伯德(Sbeppnerd)和杜爾賓(Turpin)共同負責設計衝鋒槍,1941年,這種衝鋒槍由英國皇家恩菲爾德(EN-FIELD)兵工廠製造,命名爲“STEN”,這個名字由謝伯德、杜爾賓的第一個字母和恩菲爾德的前兩個字母組成,漢譯爲司登。 司登衝鋒槍工藝簡單,由47個零件組成,絕大多數組件爲衝壓而成,容易批量生產,而且造價便宜,一支槍的成本僅有9美元。 司登衝鋒槍有六個型號:Mk.I、Mk.II、Mk.II、Mk.III、Mk.IV和Mk.V型,共生產了375萬支,是二戰時期產量最高的衝鋒槍之一。 司登衝鋒槍 美國人認爲這種槍:外表難看,不合常規,但它也有很多優點,首先,它是一支威力頗好的武器;其次是成本低;第三是便於迅速大量生產。 儘管優點不少,但司登衝鋒槍容易走火和故障率高,使得英國士兵並不怎麼喜愛這款槍。 有英軍士兵戲稱:到了戰場上,不是被德國佬打死,就是被友軍用司登打死。甚至還有英國士兵相信:只要將司登扔出去,走火的子彈就會打傷敵人。 有資料稱:一支英國傘兵執行任務時,由於配發的是司登衝鋒槍,他們竟然集體罷工,後來軍方不得不從美國購買一批湯姆森和M3蓋德衝鋒槍給他們使用。 英國和捷克流亡政府,共同派士兵去刺殺海德里希時,加布奇克使用的那支司登衝鋒槍,在行動前經過多次檢查,可在關鍵時刻,還是卡彈了。 幸虧暗殺小組佈置周密,還部署了使用手雷的第二個人,纔將海德里希擊斃,不然這次行動將會徹底失敗。 海德里希遇襲時的坐車 二戰之後,這款衝鋒槍被英國大量援助給中國,導致內戰期間,國共雙方都廣泛使用。

很多國產戰爭劇中,司登衝鋒槍更是絕對的主角,無論是長征時期,還是抗戰初期,都有它穿越而來的身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