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中的“奧陌陌”

“奧陌陌”身份大猜想

“奧陌陌”在宇宙中飛行的藝術假想圖(圖片來源:歐洲南方天文臺網站)

“光帆”飛船想象圖

位於智利的ALMA射電望遠鏡陣列在星輝斑斕中屹立,時間爲2013年3月。(圖片來源:新華社/歐南臺)

亞伯拉罕·勒布

哈佛大學教授,天文系主任,黑洞計劃的創始主任,也是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理論和計算研究所主任。他曾發表700多篇論文,主要研究領域是黑洞、宇宙的未來、外星生命和最初的恆星等。

研究這些‘天外來客’,就像我和女兒在海灘上的經歷。每個貝殼都不一樣,每個天體也不盡相同。也許只有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星際天體可能來自外星文明。因此,我們需要研究所有從星際空間進入太陽系的物體,‘奧陌陌’以及其他神祕天體的真實身份。

2017年,浩瀚宇宙中一個神祕天體闖入太陽系後,以每小時31.5萬公里的高速飛離,朝着飛馬座方向而去。勒佈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推測:這個細長型、深紅色的天體,可能是外星文明發射的探測器——一艘漂浮在星際空間中的“光帆”飛船,可以吸收太陽輻射而獲得前進動力。今年去世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生前曾有計劃,與投資人開發一種“光帆”飛船,可以飛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附近。

首個太陽系外“訪客”

“奧陌陌”在夏威夷語中意爲“遠方的信使”。去年10月19日,夏威夷大學首先發現了這個天體併爲其命名。作爲人類首次觀測到的太陽系外“訪客”,“奧陌陌”迅速引發天文學界關注。研究人員通過追蹤其活動、計算速度、分析其材料組成等猜測,這個天體有可能是小行星或彗星,但沒有達成一致看法。

自從被觀測到後,“奧陌陌”顯示出很多不同尋常的特徵,是人類此前從未觀測到的一類天體。“奧陌陌”長度是其寬度的10倍,其形狀比太陽系中所有已知的小行星或彗星更長、更扁。

每小時31.5萬公里的速度使它足以掙脫太陽引力,並從太陽系中脫離。這個天體的行進路線偏離了由太陽引力決定的運動軌跡,說明它有動力來源。

沒有“尾巴”卻有動力

一些研究人員推斷這個天體是一顆彗星。如果它是彗星的話,當靠近太陽時,構成彗核的水冰等物質會受熱而噴發,確實可以獲得大量推動力。但是彗星物質噴發會形成長長的“彗尾”,“奧陌陌”卻沒有。

也有研究提出,“奧陌陌”可能是一顆小行星。但小行星飛進太陽系時,應該受到太陽等星體的引力作用而減速,而“奧陌陌”卻是飛進太陽系後又加速飛離,速度比小行星受太陽系內天體引力作用而計算出的值更快。

正是基於上述計算和“排除法”,勒布的研究團隊推測,這個闖入太陽系的神祕天體可能是“由外星文明特意向地球附近發射的、完全可操作的探測器”。它可能是一艘漂浮在星際空間中的“光帆”飛船,可以吸收太陽輻射而獲得前進動力,這可以解釋它飛過太陽系時突然加速的現象。

是一艘“光帆”飛船?

“光帆”飛船,可以吸收太陽輻射而獲得前進動力。事實上,今年去世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生前曾有計劃,與投資人開發一種“光帆”飛船。霍金設想飛船速度能達到光速的五分之一,可以飛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附近。

不過,勒布團隊的這一推測過於驚人,天文學界衆多研究人員認爲缺乏更令人信服的證據。很多學者指出,“奧陌陌”的光譜觀測數據更接近小行星或彗星;也有學者指出,“奧陌陌”似乎是在翻跟頭飛行,而不像是飛船在平穩飛行。

對此勒布回應說,由於“奧陌陌”被星際塵埃覆蓋,掩蓋了真正的光譜特徵,觀測起來類似小行星或彗星。關鍵問題仍然是它的動力來源,目前的確沒有更多的觀測結果來對其進行定性,也沒有能解釋的權威論證。他表示,研究團隊下一步將繼續觀測研究類似“奧陌陌”的星際天體,希望能找到更多確鑿的證據。

不是外星文明“遺物”?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科廷射電天文學研究所執行主任史蒂芬·廷格教授曾在今年4月利用默奇森寬域望遠鏡矩陣追蹤分析過“奧陌陌”,但發現“奧陌陌”沒有發出帶智慧生命特徵的無線電信號。廷格教授表示,“奧陌陌”在接近太陽時反而加速飛行“很不尋常”,但可能“奧陌陌”的確出現了彗星的標準特徵,只不過出於某種原因人類尚未觀察到。

廷格認爲,“奧陌陌”是外星文明“遺物”或者是一種外星偵察設備的可能性極小。現在更重要的是考慮其他自然原因,而不應過於急切地跳到與“外星人”相關的結論上。就算只能用外星文明產物來解釋“奧陌陌”,那麼也需要更多的正面證據來支持該論點。

用激光聯繫外星人?

麻省理工學院詹姆斯·克拉克等人近日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提出使用1兆瓦到2兆瓦的高能激光,通過30米到45米口徑的望遠鏡發射向太空,所產生的紅外輻射足以在太陽向宇宙散發的輻射中顯示出來,被2萬光年內可能存在的外星人探測到。如果有外星天文學家恰好對人類所在方向進行觀測,他們可以收到這種激光信號,然後可以利用激光脈衝以類似莫爾斯電碼的形式發送信息。

研究人員認爲這種設想在現有技術能力下可實現。比如1兆瓦到2兆瓦的激光強度與美國軍方設計用於擊毀彈道導彈的高能激光相當;30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也可以實現,歐洲南方天文臺等機構正在智利興建的“極大望遠鏡”主鏡口徑達39米。

譚晶晶 周舟 據新華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