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与美军进行了激烈角逐。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被志愿军接连击退,吃尽了苦头。在战场上,有一件物品是美军最惧怕之物,它的威力比机枪大炮还要威猛,美军士兵甚至畏惧地称之为“中国式的葬礼”。

这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且听联军司令李奇微是如何说的。

李奇微

李奇微在回忆录《朝鲜战争》里记载:“他们(志愿军)有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够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它似乎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响起,他们就像作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向联军扑来。”

李奇微回忆录中记载的具有女巫般魔力的“大杀器”就是志愿军最常见的传令工具——军号。

司号兵

军号历史悠久,最早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出现。逐鹿大战时,蚩尤斩牛角为号,呼唤猛虎野兽袭击黄帝的军队,以至于让黄帝的军队吃了不少亏。

古今中外的战争中,都少不了军号的身影。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军队通讯信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作战指挥靠着军号发出指令。军中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司号兵一职,专管号令。

冲锋号

时至今日,中国的军号共有107个号谱,而且只有进攻号谱,没有撤退号谱。这就是为何急促嘹亮的军号响起时,战士们往往举着刺刀一往无前冲向敌军阵地,如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将敌人击败。

在朝鲜战场上,最传奇的司号兵当属第50军149师第466团第5连的战士郑起。

号兵英雄郑起

1951年1月3日,郑起所在的连与英军王牌“来复枪”团展开激战。在全连弟兄仅剩6人的情况下,他突然吹响了冲锋号。一个营的英军听到号声,以为大规模冲锋即将来临,竟然吓得败退而回。

郑起以一把军号退敌一个营的壮举,成为了志愿军最牛司号兵。他本人也成为了特级战斗英雄,那支军号战后被送入军事博物馆永久珍藏。

郑起和他的军号

志愿军的号声对敌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个联军士兵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都害怕听到这种号声,因为这意味着有成百上千的中国人会不要命地向你冲来。这东西充满了魔力,这是唤醒死神的号声,这是中国式的葬礼!”

志愿军最后的吹号兵

1985年,在大裁军的背景下,司号兵兵种被取消,电子号声替代了原来的吹号手,千年号兵传奇就此落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