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多年前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與美軍進行了激烈角逐。號稱世界第一的美軍被志願軍接連擊退,喫盡了苦頭。在戰場上,有一件物品是美軍最懼怕之物,它的威力比機槍大炮還要威猛,美軍士兵甚至畏懼地稱之爲“中國式的葬禮”。

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東西呢?且聽聯軍司令李奇微是如何說的。

李奇微

李奇微在回憶錄《朝鮮戰爭》裏記載:“他們(志願軍)有一種銅製的樂器,能夠發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在戰場上,它似乎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響起,他們就像作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向聯軍撲來。”

李奇微回憶錄中記載的具有女巫般魔力的“大殺器”就是志願軍最常見的傳令工具——軍號。

司號兵

軍號歷史悠久,最早在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中出現。逐鹿大戰時,蚩尤斬牛角爲號,呼喚猛虎野獸襲擊黃帝的軍隊,以至於讓黃帝的軍隊喫了不少虧。

古今中外的戰爭中,都少不了軍號的身影。尤其是在近代中國軍隊通訊信息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作戰指揮靠着軍號發出指令。軍中還爲此專門成立了司號兵一職,專管號令。

衝鋒號

時至今日,中國的軍號共有107個號譜,而且只有進攻號譜,沒有撤退號譜。這就是爲何急促嘹亮的軍號響起時,戰士們往往舉着刺刀一往無前衝向敵軍陣地,如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將敵人擊敗。

在朝鮮戰場上,最傳奇的司號兵當屬第50軍149師第466團第5連的戰士鄭起。

號兵英雄鄭起

1951年1月3日,鄭起所在的連與英軍王牌“來復槍”團展開激戰。在全連弟兄僅剩6人的情況下,他突然吹響了衝鋒號。一個營的英軍聽到號聲,以爲大規模衝鋒即將來臨,竟然嚇得敗退而回。

鄭起以一把軍號退敵一個營的壯舉,成爲了志願軍最牛司號兵。他本人也成爲了特級戰鬥英雄,那支軍號戰後被送入軍事博物館永久珍藏。

鄭起和他的軍號

志願軍的號聲對敵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一個聯軍士兵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都害怕聽到這種號聲,因爲這意味着有成百上千的中國人會不要命地向你衝來。這東西充滿了魔力,這是喚醒死神的號聲,這是中國式的葬禮!”

志願軍最後的吹號兵

1985年,在大裁軍的背景下,司號兵兵種被取消,電子號聲替代了原來的吹號手,千年號兵傳奇就此落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