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正確導向

繁榮文藝評論

陳建文

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是我們黨領導文藝工作的優良傳統和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評論工作,多次就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創辦《中國文藝評論》雜誌,是中國文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之一。雜誌創刊三年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爲指導,腳踏實地、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積極宣傳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積極服務於文藝工作大局,努力爲廣大文藝理論家、評論家服務,致力於打造文藝評論的重要學術平臺。雜誌內容豐富、版面新穎、體裁多樣、作者多元,刊發了一大批有影響的理論評論文章,打造了若干重要品牌欄目,團結凝聚了一大批老中青文藝理論評論家,在業界、學界都產生了較好影響,獲得了多方認可,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同類刊物中脫穎而出,發展勢頭良好。據中國人民大學發佈的《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指數排名研究報告》統計,2016年《中國文藝評論》雜誌在一百餘種藝術學期刊中全文轉載量排名第九,2017年排名又升至第七。2018年,雜誌刊發的文章入選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導,中國編輯學會、中國期刊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同年,雜誌入選中國期刊協會和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聯合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最美期刊”。近日,雜誌又入選2018 《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在入選的68種藝術類學術期刊中排名26。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得益於中國文聯黨組的堅強領導,得益於雜誌社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導向、學術定位和藝術特色,也得益於廣大文藝理論評論家的鼎力支持和幫助。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中國文藝評論》雜誌剛剛創刊三週年,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還面臨許多艱鉅複雜的任務,需要繼續改進創新,進一步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品牌。

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正確導向是辦好刊物的根本。文藝評論旨在對文藝作品、文藝現象、文藝思潮等進行科學分析和價值評判。基本文化立場和美學追求決定了文藝評論自身價值的高低。只有堅持正確的導向,文藝評論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思想教育和審美啓迪功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自覺運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思想,創造性繼承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的優秀遺產,批判借鑑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 ,把好文藝批評的方向盤,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鑑賞作品,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敢於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於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表明立場,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二是要堅守學術品位。學術品位體現着學術期刊的學術格調,彰顯着學術期刊的學術理念和學術追求。文藝評論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同時也具有高度的理論性和學術性,它在本質上是文藝評論家理論思考和藝術研究的表達。作爲一本文藝評論領域的刊物,如果沒有學術品位,是走不遠的。要堅持問題導向、堅守文化血脈,拓寬學術視野,以更加廣大、更加深遠的目光,向人類社會發展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要提升刊物選題策劃能力,團結凝聚全國的文藝理論評論家,特別是中青年文藝評論家和活躍在互聯網上的網絡文藝評論家,圍繞文藝領域重大理論問題、前沿課題、重要現象和作品等,全面總結創作經驗,及時辨析當代文藝思潮,科學探索文藝規律,正確引導創作和審美,弘揚中華美學精神。

三是要加強編輯隊伍建設。編輯隊伍是辦好刊物的關鍵。 《中國文藝評論》的編輯要自覺加強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傳統文論和西方文藝理論,密切關注文藝現狀,廣泛瞭解文藝創作和評論的最新動態。要注重雜誌的社會宣傳,依託“中國文藝評論傳播聯盟”等平臺,加強新老媒體融合,不斷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幫助編輯人員的成長成才,切實解決工作、生活和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爲辦刊工作提供良好保障。

希望《中國文藝評論》雜誌,緊跟時代步伐,致力於追蹤和研究當代中國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評論發展的前沿問題,積極開展文藝評論,注重導向性、專業性和學術性,突出現實和針對性,充分發揮文藝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爲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文爲作者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文藝評論的回顧與前瞻”暨《中國文藝評論》創刊三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有刪節。)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藝術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