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當前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中礦物質含量與50年前相比下滑幅度普遍超過已5%,蔬菜中礦物質含量下滑與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有着緊密的關聯。而通過施用根據作物需肥特性設計配方的複合肥,或可有效改善作物營養元素缺乏問題。

史丹利“勁素”複合肥具有速效速溶、極易吸收的功能特性,併合理添加中微量元素,有效改良土壤,強壯根系,膨大果實,能有效補充作物生長過程中缺乏的營養元素,是理想的施肥選擇。

史丹利展出產品吸引衆多經銷商圍觀瞭解。

11月9日,2018中國磷複肥工業博覽會暨第十九屆國產高濃度磷複肥產銷會(簡稱“磷複肥”大會)在浙江省寧波市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進入初冬的寧波,雖然天氣微寒,然而展館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參展景象,參展人員的熱情絲毫沒有受到寒冷的影響。

作爲複合肥產業的領軍企業,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史丹利”)也到場設展,此次史丹利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產品體系,還展示了最新的國際技術和完善的配套服務。筆者從史丹利方面瞭解到,在本次展會現場史丹利共展出了包括勁素、三安以及第四元素等三大品牌下的近70款系列產品,吸引了衆多經銷商在展櫃前駐足瀏覽。

史丹利展位上前來諮詢的經銷商們絡繹不絕。

主打作物專用肥

勁素產品引關注

走進史丹利展位,由“中國飛人”蘇炳添作代言的產品海報尤爲吸睛,而海報上打出了“速溶、速效”這一產品特點作爲勁素品牌系列產品宣傳的賣點。而在本次磷複肥大會上,勁素品牌系列產品作爲史丹利公司的宣傳推廣主打產品,吸引了衆多經銷商前來諮詢與瞭解。

“勁素是真正的作物專用肥,具有速溶速效且極易吸收的特點,公司是以打造精品的理念來進行勁素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採用國際領先的生產標準,以食品、藥品的生產級別來規範產品生產。”展位現場的史丹利技術中心總經理卞會濤向筆者介紹,“勁素系列產品一經推向市場,市場反響非常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勁素”宣傳海報

據介紹,勁素具有速溶速效、改善土壤、針對性強、營養全面、利用率高、保花保果等六大產品特點,並擁有3大能量羣:規能量羣,勁素採用優質原料,產品溶解速度快,溶解性好,肥效快,且富含速效氮和長效氮兩類氮元素。肥效長短結合讓經濟作物養分供給均衡持久;微量能量羣,針對南北方不同土質和經濟作物的不同,分別添加不同的中微量元素,讓作物的營養更均衡;助長能量羣,勁素富含植物生長素,讓果實更加飽滿充盈。產品中所含的土壤調理因子還能疏鬆土壤,有效改善土壤團粒結構,營造健康土壤環境。

柑橘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黃葉、不長根等問題,這大多就是缺素造成的,中微量元素所需含量雖然不高,但是對柑橘等果樹的樹勢卻有極大的作用。在勁素系列的柑橘專用肥對雜柑的效果試驗結果顯示,施用勁素專用肥可使果樹坐果率提高10%以上,增產提質效果十分明顯。

卞會濤向筆者透露,史丹利將繼續加大對勁素系列產品的生產與研發,豐富產品的類別。勁素系列產品的產品定位是做真正的作物專用肥,史丹利計劃研發出針對各種不同經濟作物的專用肥配方,加大對精準施肥技術理念的宣傳與推廣。

史丹利展位上陳列的“勁素”系列產品。

打破市場亂象

史丹利將推優質有機肥

筆者還從史丹利方面瞭解到,史丹利正準備推出有機生物肥系列產品,並逐步規劃向有機生物肥市場的發展。卞會濤向筆者介紹了史丹利轉向有機生物肥發展的初衷,“有機肥和生物肥在目前農資市場上已屢見不鮮,但對我們公司而言是全新的領域。現如今農業行業面臨着土壤被破壞,土壤肥力逐漸下降的困境,長年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的下降,對於有機生物肥的施用便顯得尤爲重要。而當前市場的有機生物肥產品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且多爲‘以次充好’的中低端產品,這樣的產品市場環境時刻損害者農民的切身利益。爲打破該市場局面,同時豐富公司產品陣線,公司決定向有機生物肥領域發展,研發打造高品質的生物有機肥,並由此打造套餐化施肥服務體系,實實在在造福農業與農民。”

“我們要做市場上最好的有機肥!”史丹利浙江銷售公司總經理景瑞向筆者說,史丹利目前十分重視對有機肥市場的發展與開拓,並計劃在19年市場上重點推廣有機肥新品,已規劃將臨沭地區的三個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投入到有機肥和菌劑的生產上,預計首批產能將達20萬噸左右。景瑞表示,他對史丹利公司在2019年的有機肥市場發展上很有信心,“在有機肥產能跟得上的前提下,我相信在2019年市場的銷售業績上史丹利公司將會有大的突破。”

“勁素”系列產品被擺放在史丹利展位醒目的位置上。

據瞭解,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專業從事高塔複合肥、硝基複合肥、生物肥、緩釋肥、海藻肥等新型肥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科技創新示範企業、全國最大的高塔複合肥生產基地。現有總資產63億乙元,員工9000餘人,年生產能力520萬噸,先後在山東、吉林、廣西、湖北、河南、江西、甘肅等地建有11大生產基地,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以縣級爲單位的20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實現了在全國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的總體佈局。

史丹利還先後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等30餘家國內高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並與美國農業部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公司注重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同行業首家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SAP信息管理系統,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模式,採用“互聯網+金融服務+現代農業+糧食銷售”相結合的模式,以互聯網爲載體,建立了史丹利農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此外,史丹利還引進荷蘭先進農業技術,投資1億元建設史丹利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爲現代農業提供科技支撐和推廣示範;投資5億元成立史丹利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爲種植大戶、農業等提供廣泛的服務;同時開拓糧食收儲、糧食加工銷售等業務,實現公司從肥料製造商向農業綜合服務商的轉型升級。

作者丨南方農村報 高永彬

編輯丨農財君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