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杯”2018鄭州國際馬拉松已於11月3日圓滿落幕,收官之後依然餘熱不減,各界仍紛紛點贊並建言獻策,期待明年鄭馬會更好。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作爲鄭州首屆“專屬”的馬拉松賽事,奉行“高起點 高標準 高品質”“大平臺 大視野 大傳播”“有活力 有文化 有溫度”的鄭馬,沒有讓廣大跑友失望。在跑友、網友、業內人士紛紛爲鄭馬點讚的同時,國內最專業的第三方馬拉松賽事評判機構也給出今年迄今爲止的最高分9.8分(滿分10分)。同時,大家也從“未來鄭馬怎樣越來越好”的角度紛紛建言獻策。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近日,人民網體育頻道推出專題,盤點首屆鄭馬,並請跑友暢所欲言,爲來年更好的鄭馬建言獻策。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贊鄭州:這裏讓我很開心

外地跑友“佬的今天”:“來到鄭州我很開心,沒人能否認它的大氣、兼容幷包和舒適愜意。外鄉的我看鄭州,街上的人很多,燴麪喫不完,正因爲這樣,才體現了鄭州的繁榮、凝聚力與質樸。”

人民網i跑團團長吉喆:“這是第一次跑鄭州市區的核心線路,賽事的組織標準很高,能感受到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市民很熱情,濃重的河南口音‘加油’二字很感染人,‘能跑鄭馬的都不是瓤茬’‘俺娘咧,你們真棒’河南味很濃。”

微信公衆號“領跑圈”發佈《沒有一次穿城而過的奔跑,不足以談論鄭州精神》報道:賽道上,奔跑着的是城市的躍動,有年輕的笑容,有硬朗的腳步,有秩序的口號聲,有默默地打氣。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你看到這個城市熱情生動的臉,也看到人羣中的陣陣興奮和助威。

鄭州需要這樣的精氣神兒,生命力,跑友需要這樣的熱情和吶喊。

城市因運動而充滿活力,馬拉松一定會成爲鄭州的城市文化符號和重要事件,它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會影響更多人。

鄭馬帶給城市的一定不只是一場奔跑,更多是人們對城市的重新感受和自信生長……

跑一次馬,識一座城。

鄭馬無疑已經成爲鄭州城市宣傳的一張重要新名片, 這個對外窗口寄託了一座城和城裏人的樸素願望——

我們的城市有魅力,有活力。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看了報道,跑友紛紛留言:“隨萬人一同放肆奔跑,感受這個城市以及城中人的劇烈心跳,不置身其中的人恐怕很難真切體會到。”“跑過綠城、跑過二七塔、跑過紫荊山,跑過……這一次才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城市。”

網友“·半夏·” 說:一場奔跑,鄭州動起來了。我們有多久沒見過城市的動感了,這樣的事件讓鄭州變得時尚,她不再只是被人誤解的喧鬧、傳統、保守,鄭州已經發生了鉅變,希望更多人感受到她的內在生命力和不斷成長的自信。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贊賽事:我給鄭馬打高分

重慶資深跑友餘先生說起鄭馬點贊不已:

“首屆鄭州馬拉松驚豔亮相完美謝幕!代表着56個民族的‘姓氏鼓’在終點衝刺的時候響起,隆隆鼓聲久久迴盪在耳旁!鄭州國際馬拉松,謝謝你!”

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魅力881主持人Tonny在朋友圈留言:

“馬拉松其實是一項很複雜的極限運動,絕對不是單純的組織幾萬人一起跑步那麼簡單。天氣、賽道、觀衆、補給、志願者、賽事保障、賽後服務……每一項都在考驗一座城市對這項運動的熱愛。雖然是首屆,但相信大部分跑者都會給鄭馬打出相當不錯的分數。2018,跑過綠城,只因爲鄭馬”。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中國田徑協會副祕書長李秀華認爲:

鄭馬跑道設置充分體現了城市的文化;媒體、學生、社區等各類參賽團體的參加體現了這個城市的活躍度;各方的支持配合體現了城市市民的參與度和凝聚力等,這些城市特質通過媒體的報道轉播被更多的人所認識,讓更多人瞭解到鄭州的文化底蘊。

馬拉松的舉辦就像一張城市名片,一張城市邀請函,對鄭州的旅遊產業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

來到鄭馬比賽的現場,央視高級編輯、體育頻道原副總監岑傳理談及鄭馬給他的影響和感受,這位體育資深大咖讚不絕口。無論是大賽的組織,還是多媒體的廣泛傳播,他毫不吝嗇地多次用“好”“非常好”來表達自己的讚美之情。

“鄭馬雖然是第一次辦,在全國來看,開展得比較晚,但是,起點很高,是和國際接軌的。”岑傳理說,在鄭馬開賽前,他專門來過一次,做過不少了解,鄭州地形非常好,本身是中原城市,也是全國城市交通的中心,所以在這裏舉辦馬拉賽,地點非常好,且鄭州第一次舉辦馬拉松,就和北馬,上馬,廈馬一樣,安排在城市中心地帶舉行。比賽組織工作很有序,出發地很好,“像途經的二七紀念塔等都是很有名的地方”。沿途包括水的供應、安全問題、隔離帶的設置、跑的路線都非常明確,選手一看一目瞭然,真的很好!

深圳跑友“勇士”的留言:

“鄭州國際馬拉松真的要給你點個讚了,不管從全國宣傳的氣勢和相關賽道服務都堪稱一流,有國際大賽的範兒!”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鄭州跑友劉先生給組委會留言:

我一直期待跑一次鄭州城真正的馬拉松,這次圓夢了。從領物資的感受,我就覺得鄭馬一定會辦得成功,因爲各方面的細節都做得非常好。

今天一跑,更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你們的用心,不管是賽事組織還是跑道感受,讓我體會到了鄭州的美、鄭州人民的熱情。真的是太棒,好爽的一次馬拉松!

劉先生跑完鄭馬後激動不已:

“大鄭州的大手筆,大統籌,大氣魄,大格局,大智慧,大策劃,大聯動,大動員,大宣傳,大成功,大貢獻!給鄭州一個大大的贊!”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贊轉播:打出鄭馬亮麗的名片

對於諸多不能到現場的跑友和觀衆來講,觀看直播是最佳選擇,而通過直播,他們瞭解到了一屆高品質賽事,看到了一座漂亮而充滿魅力的城市。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北京跑友由衷的感慨:

今年的首屆鄭州國際馬拉松賽特別成功!鄭馬真的應該成爲鄭州的一張新名片。

鄭州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文化的東西雖然是軟的但卻是有力量的,有活力和生命力,不能小看!特別是鄭馬在全國的馬拉松宣傳是一流的,超過所有舉辦過的城市。

我在央視13套《新聞頻道》、2套《財經頻道》、4套《國際頻道》和5套《體育頻道》都看到了推廣短片。而央視體育頻道5+的轉播中插播的鄭州宣傳片和鄭州文化學者對鄭州的介紹,可以說鄭州很巧妙地通過央視這個大平臺狠狠宣傳了一把。

幾個小時,看似解說馬拉松,實際是城市形象的推廣。比以前所有的馬拉松宣傳城市的力度都大,不能不爲鄭州點個贊!

組委會工作人員收到朋友的信息:

“好幾個省外的領導和朋友,看河南衛視鄭馬直播後發信息讚揚正在直播的馬拉松,沒想到鄭州這麼漂亮!明年相約跑鄭馬!”

武漢一名跑友給鄭馬組委會發來留言:

“這次鄭馬我很遺憾沒有參加成,不過看到了河南衛視的全程直播。我的朋友在人民網上看到的直播有三個多小時,作爲參加過漢馬的人,很羨慕鄭馬啊。”武漢一名跑友給鄭馬組委會發來留言。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在上海工作的鄭州老鄉在鄭馬官網留言:

“咱們的CCTV5+頻道的直播解說嘉賓太給力了,鄭州知名文化學者閻鐵成老師解說得真好,看到了賽事播出充分豐富了對鄭州的認知,CCTV5+頻道主持人邵聖懿甚至根本插不上話,只能配合閻老師。”

人民網網友留言:

人民網對鄭州馬拉松的直播長達三個半小時,人民網網友留言說:鄭馬,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真沒想到,第一次辦就這麼厲害!也沒想到鄭州風景這麼漂亮,在這樣的賽道里跑馬拉松,值得!

杭州跑友感慨:

“我都認真看了全程,確實是很有震撼,直播裏還插播了10多個鄭州短片宣傳鄭州的地標、發展成就,主持人說這次鄭馬的廣告效應值15個億,對未來的影響可想而知。因爲第二天我要跑杭州馬拉松,很遺憾兩個時間撞一起了,期待明年跑鄭馬!”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受好評:馬拉松專業賽評機構

給出9.8的高分

賽後,專業馬拉松評判機構“42旅賽評團”從路線風景、組織服務、氛圍文化、風格特色,爲鄭馬打出了9.8分(共10分)的高分!這是該賽評團2018年來賽評最高分!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42旅賽評團”是42旅發起的第三方獨立賽事評測團隊,以“發現值得跑的賽事”爲目標。賽評團的評價體系科學嚴謹而且苛刻,奉行“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爲宗旨,通過招募一線跑者,通過最公正的視角,對賽事進行評測,是目前國內最著名的馬拉松專業的媒體評論機構。

據悉,鄭馬的評分是42旅賽評團2018年來迄今爲止給出的最高分!要知道鄭馬是首屆呀!

這次鄭州國際馬拉松的42旅賽評團共派出4名賽評員,以親身參與賽事的方式“親身”測評。測評過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既專業又有說服力,也極具可讀性。

賽評員“心靈-旅行”推薦評論說:

作爲一名本地跑友,這樣的賽事肯定會向跑友們推薦,很欣慰鄭州能辦成這麼成功的一場賽事,看到了賽事方的用心、政府的強力配合,打造出了一個新的城市名片。

賽評員“終極跑者”推薦評論說:

這是一場不參加會後悔的馬拉松比賽。雖爲首屆,亮點夠多,風景夠多,幾近完美。有可能成爲當地最具影響力的馬拉松賽事。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提建議:鄭州可以設置長期

馬拉松觀景賽道

I跑團團長吉喆也從一個資深跑友的角度給出了建議:

賽道從綠城廣場跑到會展中心,起點終點距離較遠,也沒有直達地鐵,很多住在起點的跑者也打不到車,最好能設置區間擺渡車。

此外,外地一些城市武漢、杭州、蘭州等地的馬拉松,會有幾十萬市民來加油,有些城市甚至有四五十萬市民爲跑友加油鼓勁,辦一場馬拉松就像過年一樣。

市民文明觀賽、城市氛圍熱烈,這也是一個城市包容精神的體現,鄭馬沿途觀賽加油助威的市民不多,建議明年鄭馬從這方面也再加強一下。

另外,他也表示:“‘國際鄭,世界跑’這個口號非常好,期待鄭馬能夠更加有國際影響力,成爲國際知名賽事。但這畢竟是第一屆,瑕不掩瑜,總體口碑很好,能做成這樣,很不容易了,因爲,影響力是需要時間的。”

首屆鄭馬賽道設計受到了跑友的好評,但也有不足之處。

來自南京的跑友王先生建議:

鄭州的鄭東新區從航拍上看很美,地面環境綠化也不錯,但在路面上缺少馬拉松旗幟的宣傳和城市文化展示,央視直播出來不好看。

另外在東區的線路過多,而這個區沿途賽道基本看不到加油的市民,感覺空蕩蕩的。建議明年能讓更多人爲來自全世界的跑者加油。

蘭州跑友李女士:

建議在馬拉松賽道經過地設置長期的馬拉松氛圍景觀,便於央視等媒體的直播,畢竟鄭州國際馬拉松賽是要長期辦下去的,讓馬拉松精神在城市落地開花,這樣更能提升鄭州形象,服務跑友。

“我們蘭州在城市主幹道濱河路旁設有馬拉松形象綠植字,一個字就有幾百平方米,在城關黃河大橋邊還建有馬拉松文化主題公園,也建議把‘國際鄭、世界跑’的鄭州馬拉松字口號刻在城市的賽道兩旁。”

鄭馬餘熱不減,跑友好評不斷!

賽事服務方面,鄭州跑友“豆豆”建議:

鄭馬在賽前雖然已經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特別是對交通管制信息做了不少宣傳,市民瞭解了“哪些路不能走”,但還不知道“哪些路能走”,當天有考試的、學生上補習班的、老人去看病的,出行繞得很遠。

建議明年在交通繞行路線方面報紙、電視、廣播、戶外多個渠道宣傳,讓市民出行方便,鄭馬就更值得點讚了。

央視體育頻道原副總監岑傳理給組委會聯繫建議說:

現在各地都在城市建造以體育爲主題的公園和遊園,建議鄭州建設起點和終點爲一體的專業馬拉松公園長期保留下來,平時方便市民健身,啓動賽事時又有場所和機構,紐約馬拉松就是在中央公園點燃城市激情與活力的。

“全民健身已寫入十九大報告,建議鄭州市區多建一些以體育爲主體的各種公園,比如籃球公園、自行車公園、羽毛球公園等。”

中國田協副祕書長李秀華和首屆鄭州國際馬拉松賽領跑團團長張健分別給組委會提建議:

鄭州9月底太熱,並且面臨國慶長假,不利於全球跑友進行馬拉松比賽。10月初,賽事籌備時間又太緊張,10月底和11月份又容易出現霧霾,對跑友身體有害,且不利於電視直播。國內外知名馬拉松一般都在每月某個周的週日開跑。建議將10月份第三週的週日確定爲鄭州的“馬拉松日”。

一旦確定後,按照首屆鄭馬的標準,雷打不動十年磨一劍,鄭馬一定會以最快時間躋身國際“雙金”賽事。這將大大提升鄭州的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助力鄭州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張健還特意說,鄭州馬拉松日一旦確定下來,媒體應該鋪天蓋地、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宣傳,讓鄭州婦孺皆知,讓市民更加了解鄭馬,支持鄭馬,參與鄭馬。相關部門可提前做好預案,儘量將賽事活動對市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市民可以根據交管部門發佈的道路管控信息和可通行路段信息,提前合理安排生產生活。

如果說春節讓鄭州成了一座“空城”,那我希望鄭馬賽事舉辦的時候,市民都能在賽道上、賽道邊享受賽事,讓馬拉松成爲政府與市民互動的最好平臺,成爲鄭州新的城市節日,成爲鄭州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那時候,鄭州一定是一座可與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媲美的“活力之城”“健康之城”。

對於鄭州國際馬拉松的舉辦時間,外地跑友“在路上”說:

今年鄭馬在11月3日,天氣已經稍涼,而且有霧霾,兩天後鄭州就下雨了,建議明年以後的鄭馬能選擇在10月中旬。

在賽道氛圍的營造上,有專業跑友提出建議:

今年有些個別路段感覺氛圍不夠、形象不好,希望鄭馬組委會明年注意對樓頂、沿街立面等綜合整治提升,多一些對鄭州形象、馬拉松精神的推廣。

個別賽道路面不平整,也影響了跑友的跑步感受,希望組委會能在明年提前對路面全面排查,精細化提升路面的質量,讓中外跑友跑得愉快、跑出成績。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原院長、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委員董廣安看到人民網的專題及其他相關媒體報道後,給組委會發來信息對鄭馬給予充分肯定:天時、地利、人和。線路規劃設計很科學,天公作美,媒體前期預熱宣傳、後續反饋報道非常給力。鄭馬一定會迅速成爲極富吸引力、名副其實的高品質國際馬拉松賽。她表示:“爭取明年全家都來參加健康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