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家網 作者:三雨 

投資家網11月13日獲悉,沙糧農業獲得4250萬天使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香港建城國際投資董事長、萬科股改小組副組長、萬科上市小組組長王一人領投,並且,王一人還擔任沙糧農業聯席董事長、聯合創始人。沙糧農業創始人李紹華表示,此輪融資後,要加快推動讓億萬沙漠變成糧田,做最大的沙漠農業平臺,規模化量產老百姓喫得起的平價有機米。

此前,2017年3月15日,沙糧農業曾獲得不公開投資者的400萬人民幣融資。

據瞭解,沙糧農業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目前已經在新疆、內蒙古開發沙漠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達到1.2萬噸,加工能力高達4萬噸。公司發佈了9款沙糧哥品牌沙漠產品,分別包含大米、小米、薏米、高粱米、黑豆、紅豆、綠豆、蕎麥、小渣子等。

另外,截至目前爲止,沙糧農業共申報了47項專利技術,其中包括11項轉讓類專項技術、36項自有類專項技術、9項發明類專項技術、38項實用新型類專項技術。

圖爲沙糧農業科技集團創始人和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合影

不久前,爲了推動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速農業朝高品質方向發展,在行業內首創“沙漠淨米”品類的沙糧農業科技集團與袁隆平院士、中國重點農業科研學院等機構聯合,共同推動“沙漠淨米”產業世界標準的制定。

在多數人看來,沙漠種水稻是天方夜譚,但李紹華卻將不可能變爲可能。自2014年起,他便紮根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科爾沁沙漠腹地,開始研發在沙漠裏種植水稻的全套技術。

我國對耕地需求強烈,目前實際耕地只有18億畝,距離達到小康標準還缺少12億畝田地,而我國糧食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在實際只有6.2億噸的年產量上,還有21%的糧食缺口,國內真正滿足健康需求的有機好糧食更是極度匱乏。

因此,李紹華在奈曼旗科爾沁沙漠腹地的試驗田親自試驗水稻項目,並着力推進經濟治沙、沙漠產糧雙受益的事兒。

經過3年開墾種植,沙糧農業已擁有多家固定客源,包括深糧集團、山東菸草、格蘭仕、中納集團、江蘇富源等。

沙糧農業採用與各個地方農村合作社合作的方式,向農民輸出農機服務、技術培訓、農資供應等配套服務,在政府的支持下,讓農民規範種植,最後糧食由沙糧農業委託加工包裝、銷售集團等進行銷售,渠道合夥人、區域代理商、線上電商平臺等都是沙糧農業主要的銷售方式。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沙糧農業的多項專利技術都有所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增加了糧食產量。“每500畝成立一個合作社,一個合作社由10-20戶農戶組成,一個合作社僅種植一類農作物,實現基地+合作社+農戶+科技的專業化委託推廣種植。”沙糧農業科技集團創始人李紹華表示。

作爲此次4250萬天使輪融資的領投方,沙糧農業聯席董事長、聯合創始人王一人表示,沙糧農業不僅致力於讓沙漠變成糧田,規模化量產了健康、無污染的有機米,還有效治沙防塵,延緩土地沙漠化,減少風沙的侵害保護了環境,保證了國家的耕地紅線,增加了生態有機土地。沙糧農業真正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喫上健康的有機產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