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些年,有幸走過了中華大地上的四處長城,從起點山海關老龍頭到要塞居庸關八達嶺,從華夏文明之發祥地水洞溝到西北門戶嘉峪關,四處長城,完全迥異的風格,恰恰是中華文明兼容寬厚之體現。水洞溝長城遺址恰好穿越被譽爲“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水洞溝,可謂意義重大,完美詮釋了華夏文明之深遠廣袤和兼容。

走過四處長城,更能領略中華文明兼容堅韌之寬厚長遠 文/樂行俠
這些年,有幸走過了中華大地上的四處長城,從起點山海關老龍頭到要塞居庸關八達嶺,從華夏文明之發祥地水洞溝到西北門戶嘉峪關,四處長城,完全迥異的風格,恰恰是中華文明兼容寬厚之體現。
位於山海關區城南的老龍頭,是萬里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軍事防禦體系。在600餘年的變遷中,老龍頭書寫了一部歷盡滄桑的歷史,爲愛國主義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被譽爲“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有“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居庸關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作爲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爲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八達嶺長城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蜿蜒巍峨,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位於寧夏靈武的水洞溝長城,起自黃河東岸的橫城,經寧夏靈武、鹽池兩市縣,入陝西定邊縣。這段長城爲土夯長城,先後修過三次,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水洞溝長城遺址恰好穿越被譽爲“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水洞溝,可謂意義重大,完美詮釋了華夏文明之深遠廣袤和兼容。
嘉峪關長城,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北山懸崖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譽爲“天下雄關”, 自古爲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關城是長城衆多關城中保存最爲完整的一座,見證了當年關城內外從對抗到商貿來往的你中有我的融合過程。
走過四處長城,更能領略中華文明兼容堅韌之寬厚長遠,更能感悟世紀疫情之下,我們大中國能夠快速遏制病毒,華麗轉身成爲世界疫情的指導者和援助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