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友提議合併重慶五所高校創建綜合大學,官方答覆:暫不可行)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將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合併,創建一所高水平一流現代化工科綜合大學,可命名中國西部科學技術中心大學、巴州理工或仁智理工大學。對此,重慶市教育委員會4月28日答覆,該建議暫不可行,既不符合國家政策要求,也不符合當前優化全市高等教育佈局的實際。 此前,該網友留言稱,重慶高等教育,跟其它直轄市甚至跟周邊西安、武漢、成都兄弟城市相比,存有巨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數量尚可,質量不高,缺乏高水平一流大學、特色一流大學,二三流大學多、散、雜,政策經費人才資源分散,發展艱難緩慢。 “一流大學,是一個城市最閃亮的名片,是經濟社會科學文明發展高度的濃縮結晶,更是成渝經濟圈及科學中心建設人才的核心支撐。”上述網友建議,抓住成渝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激發潛力,把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五所非常有發展潛質的大學合併,創建一所高水平一流現代化工科綜合大學(中國西部科學技術中心大學或巴州理工或仁智理工大學),以信息科學爲特色,以數理爲基礎,醫工濟世,經法貫通,跟直轄市和成渝經濟圈發展相生相融、相得益彰。 對此,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答覆稱,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水平大學建設,先後出臺和實施了《重慶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慶市高等教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關於加快高校特色發展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着力推進該市高校“雙一流”建設,同時着力引進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來渝辦學,推動重慶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川渝兩地於4月27日成功召開成渝兩地教育協同發展聯席會議,並簽署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川渝兩地將推動組建高等教育聯盟,建設環成渝高校創新生態圈,共建西部科學城和長江教育創新帶,結對共建“雙一流”學科。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認爲,目前,從重慶市現狀來看,籌建一所中國西部科學技術中心大學(巴州理工或仁智理工大學)暫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高校合併創建一所綜合性大學,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高校設置工作,由教育部負責審批,教育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引導高等學校科學定位、各安其位、內涵發展、辦出特色,特別要求堅決糾正部分高等學校貪大求全,爲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綜合性、多科性發展的傾向,切實引導存量高等學校把精力和資源用於特色學科專業建設與內涵發展上來。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辦學歷史悠久,均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在行業內享有較大影響力。以這些高校爲基礎,整合資源建設一所高水平一流現代化工科綜合大學,既不符合國家政策要求,也不符合當前優化全市高等教育佈局的實際。二是按教育部院校設置要求,各省市新設置的高校不能在校名中使用“中國”等字樣。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和西部科學城建設的需要,結合市委、市政府關於“雙一流”建設要求和全市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繼續發揮現有高校獨特的辦學優勢,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高水平大學建設,加強兩地“雙一流”高校與省市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推動川渝兩地高校共同爭取更多國家“雙一流”學科,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西部科學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相關推薦
  • 各地高校開學時間,彙總來了!
  • 武漢籌集各類企業崗位25萬個 迎接高校畢業生就業
  • 博士離職被索賠51萬,高校留人靠這招行得通嗎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