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掬得滿庭芳

——改革開放40年我市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回眸

在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精神文明始終佔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改革開放後,黨中央確定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將精神文明放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中加以推進。

從“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三大創建”到“五大創建”,從“學先進、講奉獻、樹新風”到“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推評……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不難發現精神文明已成爲廣元改革開放的鮮明註釋。

種下“文明”的種子不斷標註城市文明新高度

蒼溪縣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放棄成都高薪工作,毅然回村當村支書。他用10年青春,把這個貧困山區的青山綠水好空氣,變成了農民口袋裏實實在在的收入;用10年堅守,帶領全村羣衆走出了中國貧困村可複製的“岫雲扶貧模式”。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

在廣元,李君的故事並不是偶然。建市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工作,將其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規劃同安排同部署。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後,結合新形勢新任務,市委市政府以“三興”“五創”“十大活動”爲主要內容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2016年8月,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並於2018年2月被確定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提煉“厚德行廣、堅韌自強、創新開元”新時期廣元精神,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一次次立足基層、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讓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日用不覺。這也促使了“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活動如火如荼開展,“禮讓斑馬線、排隊上下車、垃圾不落地”等文明行爲逐漸成爲市民的行動自覺。

當“文明種子”持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城市文明的新高度也被不斷標註。

目前,我市連續十年舉行感動廣元十大人物評選、每月開展四川好人推評,最美教師、最美消防人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持續開展。全市湧現出全國道德模範1人,中國好人11人,四川省道德模範11人,四川好人116人。創建全國文明單位6個,全國文明村鎮13個,全國文明家庭1戶;省級最佳文明單位23個,省級文明單位115個,省級文明村鎮46個……

讓“文明”廣泛傳播“新家園”裏興起“新風尚”

走進如今的昭化區射箭鄉曬金村,讓人驚訝的不是村裏乾淨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而是一家購物不需要現金的超市——“道德超市”。

“積分不夠再有錢也沒用,因爲在道德超市裏錢不好使。”曬金村60歲的村民徐明太說,有了“道德積分”的引領,村民們積極爭做文明村民,自覺樹立新風尚

……

在改革開放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市創新將“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具體化,全域推進以“十個好”評比、“十顆星”量化、“10%”集體經濟激勵爲主要內容的家庭道德積分激勵機制,被作爲破解“精神脫貧”的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

目前,全市創建“新家園、新生活、新風尚”示範點40個,開展結對幫建和“結對子種文化”活動,累計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實施結對幫扶項目500餘個,讓好民風、好家風、好鄉風蔚然成風。

此外,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市更加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讓志願服務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其中,“志願行·小康夢”獲評中央文明辦“四個一百”優秀志願服務項目,“青年志願行·溫暖回家路”“夕陽紅文明宣傳”等一大批志願服務逐漸形成品牌。全市爭取資金2200餘萬元,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130所,心理成長指導中心7所,惠及40萬未成年人,市文明辦被評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擁有註冊志願者23萬人,每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9000多次,累計向社會提供志願服務時間長達220萬小時,直接受益羣衆70多萬人次。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隨着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快推進,我們得到了真實惠。文化生活豐富了不說,個人的文明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活起來就更幸福了嘛!”談到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今年55歲、家住利州區嘉陵街道的市民張偉如是說。

來源:廣元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