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樣的人,小小的播州是滿足不了他的,楊應龍野心勃勃,招兵買馬,對明朝有了不臣之心,準備徹底擺脫明朝統治,獨立建國。萬曆二十一年,新任四川巡撫王繼光率軍征討楊應龍,拉開了播州之役的序幕。

明朝第十三位帝王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48年,卻有三十多年時間不上朝,成爲歷史上一大奇觀。然而,萬曆雖然以懶惰出名,他執政期間發生的事情卻是一件接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萬曆三大徵”了。在萬曆主持之下,明軍多點出擊,寧夏抗蒙古,朝鮮打鬼子,貴州打土司,都取得了勝利。而貴州發生的播州之役,則是用兵規模最大的一次。

“萬曆三大徵”中,最出名的朝鮮之役,明軍兩次出征,兵力最多時不超過十萬。而播州一戰,明軍動員了18萬正規軍和10萬地方武裝,共計28萬人出征,陣仗空前強大。這個讓明朝大動干戈的敵人,到底有什麼來頭呢?
播州楊氏政權,就是明軍此戰的目標。這個偏居西南一隅的勢力,由於山高路遠,居然盤踞播州700多年時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懿宗時期,南詔政權統治西南,對唐朝邊陲之地持續騷擾。爲此,唐懿宗勃然大怒,派軍反擊。在這支討伐的軍隊中,有一個叫楊端的人,他表現出色,通過與南詔的戰爭崛起,最終成爲播州刺史,開始割據一方。

就這樣,楊氏政權在播州紮根,此後的數百年時間裏,不管中原局勢如何變幻,楊氏政權始終屹立在西南邊陲。這得益於他們能夠順應時勢,在改朝換代中,不斷歸附新生政權。不過,當蒙古人鐵騎踐踏中原時,之前固守一方的楊氏,也顯示了難得的血性,出兵抗擊蒙古。在著名的釣魚城之戰中,楊氏一族也有參戰,爲南宋延續做出了卓越貢獻。
明朝建立後,楊氏第22代首領楊鏗向朱元璋稱臣,獲封播州宣慰使,楊氏一族繼續在播州做着“土皇帝”,逍遙快活。到了萬曆年間,楊氏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而給他們招來禍端的,正是楊氏第29代首領楊應龍。

楊應龍爲人殘暴,經常無故殺人,美其名曰殺人立威,結果連他的妻子和岳母都慘遭毒手,足見他的兇殘本性。因此,播州百姓將楊應龍視爲煞星,搞得當地人心惶惶。這樣的人,小小的播州是滿足不了他的,楊應龍野心勃勃,招兵買馬,對明朝有了不臣之心,準備徹底擺脫明朝統治,獨立建國。
這一系列的動作,自然引起了明朝官員的警覺。萬曆十九年,貴州巡撫葉夢熊向朝廷上疏,力陳楊應龍的不軌之舉,希望朝廷早做準備。不過,這一看法遭到了四川巡撫李化龍的反對,由於雙方各執一詞,楊應龍也足夠機敏,積極配合明朝的審判,此事不了了之。

不過,紙終究包不住火,楊應龍逃過一劫後,加快了反叛的腳步,明朝也終於意識到了他的威脅。萬曆二十一年,新任四川巡撫王繼光率軍征討楊應龍,拉開了播州之役的序幕。由於王繼光指揮不力,此次征戰明軍大敗而歸,讓楊應龍有了喘息的機會。爲了應對明軍的進攻,楊應龍徵發民夫,將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的城堡海龍屯修葺一新,成爲易守難攻的堡壘。
以海龍屯爲據點,楊應龍派軍四處燒殺劫掠,貴州、四川多地深受其擾。萬曆皇帝聽說後,勃然大怒,此時的明朝已經從朝鮮戰場脫身,正好騰出手來收拾播州的混亂局面。萬曆27年,28萬明軍蓄勢待發,這支隊伍,不僅精銳衆多,也集中了當時明朝最優秀的幾員將領,比如,在朝鮮戰爭中表現出色的名將麻貴和劉綎都在其中。因此,開戰之後,明軍勢如破竹,兩個月時間就打到了海龍屯。

在這裏,明軍遇到了楊應龍的頑強抵抗。依靠海龍屯得天獨厚的優勢,叛軍多次擊退了明軍的進攻。花了一個月時間,明軍不但難越雷池一步,還損兵折將,死傷慘重。就在明軍統帥李華龍一籌莫展之際,卻意外得知手下將領安疆臣與楊應龍勾結。李華龍將計就計,派遣劉綎僞裝成安疆臣,騙開了城門,終於在強攻47天后,攻入了海龍屯。楊應龍見大勢已去,和兩位愛妾自盡,統治播州七百年之久的楊氏政權由此滅亡。
播州之役是“萬曆三大徵”的最後一戰。雖然取得了勝利,明朝也爲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短短三個月的戰爭,明朝動員兵力28萬,還有30萬隨軍役夫,耗費了白銀200多萬兩。對於處在多事之秋的明朝來說,這筆鉅款是不能承受之重,耗盡了明朝的國力。此戰過後27年,明末農民起義軍就烽火遍地。因此,有專家說:明朝的滅亡,正是亡於此戰,這也並非空穴來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