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大部分人也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在目前的狀態下根本結不了婚。又因爲房子等涉及大額財產問題,所以很多人在結婚前就要想好以後的財產歸屬、分割問題。

2018全球結婚率低於50%,2019數據尚未出來,但繼續下滑已成定勢。我國也不例外,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 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2億, 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

全球結婚率低於50%|單身狗:“不結婚不買房,就想回老家種種地”

爲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不結婚?其實大部分人也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在目前的狀態下根本結不了婚。

找不到適合的對象,怎麼結婚呢?我喜歡的不喜歡我,喜歡我的我不喜歡,中獎的幾率實在太小了,我也不怪月老,但你也不能怪我不結婚吧?

全球結婚率低於50%|單身狗:“不結婚不買房,就想回老家種種地”

一說到有feel沒feel這事兒,大家就可以開杆了。不過我不想扛,感覺這事和外人說不清。跟賺多少錢跟顏值高不高有關,但不是最終決定因素。畢竟錢可以自己賺,顏值也終有看膩的一天。感覺跟人格魅力相關,而且不同的人欣賞的人各不相同。

而我只想找到自己欣賞的也欣賞自己的,目前找不到,也可能永遠都找不到,所以無法結婚,僅此而已。

我要結成婚得看感覺,但不能說別人不看感覺就結婚這事不對。畢竟感情並不是唯一衡量婚姻的標準,有Feel在我這是第一衡量標準,喜歡家庭生活是她的第一衡量標準,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標準,比如穩定的性生活,比如婚後更高質量的生活,比如不那麼孤獨,比如養兒防老……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衡量標準也不同,這沒對錯,只是選擇。

全球結婚率低於50%|單身狗:“不結婚不買房,就想回老家種種地”

因爲目前主流價值觀,是以穩定的物質生活衡量能否婚嫁的前提。有房有車彩禮等在很多地方就成了標配,但矛盾的是大部分年輕人以其微薄的工資,很難達標,所以結婚這事就很難了。

又因爲房子等涉及大額財產問題,所以很多人在結婚前就要想好以後的財產歸屬、分割問題。比如男方婚前貸款購房只寫男方的名字,婚後女方收入補貼家用,男方工資用於還房貸,那萬一離婚女方多虧,不能嫁。

比如女方婚前買房,婚後自己的工資用來還房貸,家用全部男方出,女方太精,不能娶。比如男女雙方都沒房,那他媽太窮了,不適合結婚。又比如男方全款買房,那又會爲加不加名問題吵上一整年,感情都吵沒了,換下一個接着吵......

你看,一個房子問題,就能把無數婚姻攪黃了。有沒有房,是不是全款買,加不加名,都是個問題。或許當房價沒那麼高,當大家都買得起房,當房子不再是凝聚一家三代人的血汗錢,那麼沉重的時候,大家結婚相對就容易一點吧。

而目前,還是我們這種純粹是爲了感情結婚的,相對容易點啊。唯一的難題是,當代人相信愛情的還有幾個?

全球結婚率低於50%|單身狗:“不結婚不買房,就想回老家種種地”

既然結不了婚,也不想買房,也買不起房,那怎麼辦?不準備在大城市留守一輩子,而且老了在大城市連房子都租不到的,那麼看起來回農村種地成了單身狗比較好的退路啊。

年輕的時候多存點錢,四五十歲後回農村建個帶院子的小房子,喜歡的各種瓜果蔬菜都種上,日出而出,日落而息,週末就看看書,喝喝茶.....沒準屆時還能申請個五保戶,每月申領個政府補貼什麼的(又或許要徵收單身稅),誰知道呢?

實在孤獨的話,就去找找同一批次的單身狗(山頂上的幾個億還是幾千萬單身狗),釣釣魚,看看電影,跳跳廣場舞?不過那個時候廣場舞可能消失了,一起組隊玩遊戲的可能性更大。不,怎麼會孤獨呢?到那時候應該人手一個機器人管家了吧......

最後關於以後生病沒人照顧這個問題,不是有機器人管家嗎?即使沒有,嗯,大病治不好,小病不用治。再說,你爲什麼會覺得我們這種經歷過生活全方位碾壓的人,還會怕死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