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们去到了压箱底101城市品鉴会第四站。虽然下着大雨、温度直降到三度,但是有茶香氤氲着热气、几杯热茶入喉,整场品鉴会也随之热了起来。

较之往期,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品鉴会。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和相关领导作为重量级嘉宾,品鉴会已不单单只是为了品饮一杯白茶那么简单,更像是升级为一场关于白茶前世今生未来的研讨会。

10年陈白牡丹,20余年制茶工艺

喝过几水品福茶业孙晨晖先生提供的白茶暖暖身子后,第一款品鉴的白茶是压箱底创始人林玉成先生珍藏的10年陈白牡丹,亦是出自孙晨晖之手的白茶。

温杯热盏,徐徐泡之,毫香在明黄透亮的水面浮动,入口是带着一股山野之气的甘甜,有喉韵。经过了10年,时间赋予了这款白牡丹醇厚的品质,“毫香蜜韵”一个都没少,反而被融合得更加没有边界感。

“虽然品福茶业是2009年建厂的,但是我们在福鼎可以说是白茶的第一梯队。”孙晨晖说。

说第一梯队,孙晨晖是很有底气的。从1992年入茶行业至今,孙晨晖做白茶的出口贸易已经有十几年。

品福茶业孙晨晖

做外贸白茶,进口国对茶叶农残标准检测可以说极其严格,甚至苛刻。如欧盟,就有很严格的标准,这就对出口企业的基地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能够出口就意味着,他的白茶是标准且顶尖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孙晨晖做茶的认真,那就是“标准”。2011年孙晨晖在管阳的两个基地,西昆基地和石门岗基地都通过了出口种植基地的检验检疫备案。孙晨晖在管阳的基地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协作方式,每年的用药、施肥都由公司统一管理。孙晨晖说只有这样的统一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在源头把控住产品的品质。

除了管理标准之外,制茶工艺上也有十几年出口形成的标准。

“德国人最重视白茶的稳定性,所以他们以第一次拿到的茶品为样,之后每一年都需要按那样的标准进行选样。”孙晨晖说。

毕竟是农产品,每年受天气、管理和人工工艺的影响,不可能像机械一般实现一摸一样的生产,但为了实现尽可能可控范围内的规范,德国人会要求室内萎凋间的尺寸每年也是固定的。

而这样的“标准”,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把品控做到了极致。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说词和技巧,以标准控制可控,以经验控制变量,这就是孙晨晖的白茶。

不是所有的白茶都是福鼎白茶

说起国内喝白茶的历史,其实并不长。2006年以前,白茶主要还是出口贸易,内销很少。

“当时不叫福鼎白茶,就叫白茶。是蔡主任在2005年提出了‘福鼎白茶’的概念,再一直沿用下来。”孙晨晖说。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蔡梅生

“现在大趋势是白茶越来越受到认可了,”蔡主任抿了口茶,说,“但是市场上太多假冒的福鼎白茶,要怎么正确认识福鼎白茶是个大问题。为了规范市场,只有符合了政府检测的,才能被授予标准。

“福鼎可以说是最重视标准质量的了。我们特地派科技特派员作为主力军,到各乡镇进行培训,普及茶叶质量安全知识,就是希望能把好质量关,对有问题的企业绝对是零容忍。

“这次压箱底和品福合作,带来了一种新的茶叶模式。但是不管模式怎样,还是要做到合作共赢,我们支持鼓励,坚持把真正好的、标准的福鼎白茶带给消费者,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

左一为压箱底创始人林玉成

说到这里,压箱底创始人林玉成深以为然,“我们想要做的,也是一款无论从原料、工艺、出品、口感上都符合标准的福鼎白茶,让消费者可以体验到真正的白茶滋味。”

问及福鼎白茶和其他白茶的区别时,蔡主任说,“福鼎白茶如果离开了福鼎,特异性就会发生变化。我们经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气候、特定的品种、特定的工艺、特定的冲泡方法构成了福鼎白茶特定的品质。例如茶氨酸,我们和浙大合作研究出来的结果,在福鼎种植的白茶,茶氨酸最高可达6.2。”

而这样的上乘品质,经由严格的出品标准,完全保留了丰富的内质,毫无疑问是很健康的。

“白茶是有助于睡眠的,白天喝点白茶,晚上就能睡好觉。重感冒的话,多喝喝白茶,也很有好处。医学上已经有了很多实验证明,比如福鼎白茶富含的酮类,对微血管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正是基于这一点,在白茶未来的发展上,蔡主任是很看好的。“白茶既是一种文化,同时又能喝出健康,符合现在人的需求,发展好是大势所趋。”

毫香蜜韵,666白牡丹的标准

第二款品饮的是压箱底666白牡丹,亦是出自孙晨晖之手。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如果在压箱底传家三宝中少了这样一款茶,未免可惜。此外,林玉成一直认为,好的茶不仅要能现品出茶特有的滋味,还要能收藏,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增加滋味的厚度。因此,一款压箱底666白牡丹便诞生了。

666白牡丹严选贮藏3-6年的陈年老白茶拼配而成,用料级别高,这样的白茶在滋味上如醇似蜜,又有一股山野之气。

打开外包装,可以看到茶饼圆正规整,干茶叶色灰绿,夹以银白毫心。和勐海普洱茶讲究“浓酽醇爽”一样,白茶也有自己的讲究,即“毫香蜜韵”。

“毫”指的是茶叶的毛。孙晨晖说“毫香蜜韵”基本就是靠它的绒毛来呈现的,因为“毛”不仅能确保茶质本身的鲜爽,也因为这个绒毛使得白茶非常的脆弱,稍微一点异味就表现得特别的敏感。

好的白茶,如这款666白牡丹,它的毫就像我们身上的汗毛,有活性,仿佛能呼吸一样,经热水一泡,便把叶里富含的内质通通都释放出来,溶解于水中,成就一杯毫香萦绕的茶。

白茶的核心工艺是萎凋,而萎凋的过程除了脱水,更重要的是茶叶内质的水解过程,这个过程很微妙,而且是缓慢地进行。萎凋成果的好坏,取决于制茶师的经验与直觉,这对于在茶叶的稳定性上很有一手的孙晨晖来说,并非难事。

从研发到最后确定,根据孙晨晖20余年的制茶经验和丰富的原料储备,基于白茶的转化原理和年度口感变化,选用不同等级、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萎凋工艺的原料,搭配不同特点的优势平衡,拼配成7、8个样品,最后综合口感、汤色、毫香、转化程度测评,选出了这款最为清醇甘甜的白牡丹。

由于采用的是室内萎凋工艺,因此入口并没有阳光味,反而是非常清爽的青草气息,像是大雨过后初晴的草香,深藏在叶里的毫香被极致地发挥了出来。

入口细品,醇和有力、清爽甘甜的滋味席卷味蕾,这种甜不是人工做出的强烈甜味,更像是甘草那样的,虽淡但是久之不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