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人們所擁有的資源非常有限,生產方式也十分落後,因此,尋常百姓常常感到生活艱辛。有人感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實,如果是趕到了一個王朝窮途末路的時候,生在帝王家,也同樣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大清朝最後的一位格格。她生在大清搖搖欲墜的時候,大清滅亡後,她放下了自己金枝玉葉的身份,成爲一名服務於大衆的人民教師。2004年去世之前,她更是說出了兄長溥儀都不敢說的話來,她,就是溥儀的親妹妹,韞歡。

韞歡這個名字非常富有詩意,意思是出身高貴,同時蘊含着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希望她的一生都能夠順順利利,沒有什麼大風大浪。不過,希望終究是希望,韞歡並沒有能夠如同父母期望的那樣過上平靜安穩的生活。生在那個亂世,又是皇族女兒,韞歡的命運由不得自己。儘管出身高貴,但是畢竟大清已經到了大廈將傾的時候,哪怕是皇帝的妹妹又如何?還不是一樣要忍受戰亂的紛擾。


就在大清滅亡的幾百年前,身爲攝政王的多爾袞,帶着草原上的勇士們,一路進軍中原。那時候,年僅9歲的福臨登上了皇位,成爲順治帝;幾百年後,同樣是攝政王,也就是溥儀的親生父親,親手頒佈了結束大清命脈的詔書。有的人說,大清朝起於攝政王,亡於攝政王,便是如此。

溥儀的父親載灃是一位沉穩低調的人,在他的世界裏,沒有復辟一說。按照他原本的想法,只是安安穩穩地守着自己的家人過日子。可是,在大清滅亡之後,這種最簡單的願望就成爲了奢望。韞歡是他最小的女兒,最小的孩子自然是最受寵的。

韞歡小時候生活得無憂無慮,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也有着與世無爭的恬淡性格。甚至與父親的心願也一樣,她也只想在亂世中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正如她的名字那樣。

她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哥哥溥儀被趕下了皇位,一家人從最高貴的皇族變成了最低等的人。哥哥在東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更是令家族蒙上了一層羞恥的外衣。幸虧多年後,溥儀經過改造,成爲一名新中國的普通公民,還被安排了一份工作。

而韞歡呢,作爲末代皇帝的親妹妹,自然也是飽受流離之苦。幸虧她原本就是個性子安穩的人,所以現實的一切沒有對她的心理產生太大的影響。韞歡只是在努力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她將自己能夠支配的所有文物上交給了國家之後,就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

韞歡努力地生活着,她希望藉助自己的努力,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曾經的榮華富貴早已經遠去,她早就不是那個金枝玉葉,高高在上的格格了。如今的她,是一位人民教師,她要儘自己的所能,將所有的知識傳遞給孩子們。

由於韞歡的工作十分努力,她受到了來自於學校和家長的肯定,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位性子溫柔的老師。不過,因爲其身份特殊,韞歡一直沒有成家。後來政府關注就到了這個問題,爲她介紹了一位同樣是教師的對象,他叫喬宏志。喬宏志欣賞韞歡的拿得起放得下,她的淡然令他感到十分安穩。

而韞歡也很喜歡喬宏志偶爾的小浪漫,兩人便選擇在一起了。喬宏志知道韞歡過去的身份,但是他從不嫌棄,反而是對她心疼有加。


婚後兩人過了一段時間幸福快樂的日子。雖然一個是滿族人,一個是漢族人,但是兩人還是互相體貼,理解對方的信仰。韞歡也開始適應了妻子這個身份,她從原來的動輒幾十人伺候,漸漸學會了事事自己動手。很快,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惜命運實在是不公平,韞歡的丈夫竟然在婚後7年得了不治之症,離開了人世。從此後,韞歡再也得不到丈夫的疼愛了。

面對生活的變故,韞歡手足無措,但是看着年幼的孩子,她又不得不堅持下去。當時政府提出對她進行幫助,但是她拒絕了。就這樣,她自己將孩子拉扯大。她一面照顧孩子,一面盡心於自己的教育事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她愛崗敬業,敬職敬責,一直到退休。並且韞歡一直活到了2004年,那時候她83歲。


彌留之際,她說:“我的家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國歷史的罪人,我這一生能夠有機會爲人民服務,是我最大的榮幸。”這就是她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她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她對新生活的熱愛,和對過去的懺悔。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教育事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