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種程度上來說,徐燦的成長也伴隨着中國職業拳擊的發展——拳手開始進步、賽事受到關注,職業拳擊也開始得到大品牌的關注。其實,不管是徐燦還是張偉麗,都是職業拳擊和UFC在中國重點打造的IP。

11月24日,徐燦在美國加州打響第二次金腰帶衛冕戰。最終,徐燦依靠點數一致判定獲勝,第三度加冕WBA羽量級金腰帶。

作爲中國唯一的現役世界拳王,徐燦和這場比賽都備受關注。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徐燦再次衛冕成功

一直以來,中國職業拳手在國際拳壇生存得十分不易,中國拳擊俱樂部亦然。沒有政策方面的扶持,大多數職業拳擊公司都要自負盈虧,壓力相當大。某種程度上來說,徐燦的成長也伴隨着中國職業拳擊的發展——拳手開始進步、賽事受到關注,職業拳擊也開始得到大品牌的關注。但在另一方面,尚且年輕的中國職業拳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職業拳擊是門燒錢的生意。與專業拳擊省隊、國家隊不同,從成立公司或俱樂部第一天,職業拳擊團隊就揹負着營收壓力。要想盡早盈利,培養出一個世界級拳手是最有效途徑。拿徐燦來說,在他首次拿下WBA羽量級世界金腰帶前,徐燦背後的公司拳威四海累積爲他投入超3000萬人民幣。其中,公司需要爲拳手持續不斷的尋找對手對戰,這裏又涉及到賽事的運營、推廣、分發,拳手出場費等開銷。

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業拳擊公司更需要考慮如何擴大拳擊受衆圈,讓更多拳迷爲這門“燒錢的生意”買單。對這個問題,拳威四海CEO盧小龍感受頗深:“職業拳擊是體制外的,從第一天開始就自負盈虧,所以更需要琢磨我們的用戶是誰。”拳擊受衆本身沒有年齡限制,但有意願、有能力付費觀賽、進行拳擊消費的,仍是20-40歲之間的年輕人。因此,挖掘這部分潛在用戶,是職業拳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另一方面,所有體育項目都知道年輕人是消費生力軍,那怎麼讓他們選擇拳擊呢?

關於這點,或許健身拳擊是答案之一。

與以PPV(家庭付費)爲主流的歐美職業拳擊市場不同,拳擊在中國是中產階級才能消費得起的運動。“高端、實用、燃脂”是健身拳擊受歡迎的3大標籤。在盧小龍看來,健身拳擊的流行,是職業拳擊市場快速發展並走向成功的重要推動因素。

2018年年末,拳威四海在北京推出首家針對健身市場的拳擊館,暫時作爲M23戰隊的訓練場地之一,同時對外授課。盧小龍認爲,“在健身市場上,拳擊是天生具有社交屬性的項目,需要有人陪打,接下來還涉及到參加比賽等等,所以拳擊是非常適合打造產業鏈的運動”。

對於拳擊來說,打造產業鏈的方式便是組織各級別比賽。有了比賽後,從健身房內部到IABA(國際業餘拳擊協會),不同級別的業餘拳手都能夠參與到拳擊的各個方面。一旦參與進去,勝負欲就會驅使拳手衝擊更高級別比賽。雖然從業餘拳手轉型爲職業拳手的人十分艱難,但級別層疊的業餘賽事,卻是培育拳迷的搖籃。根據361°統計的數據顯示,僅在上海,開設拳擊項目的健身館就已超過一萬家。拳館單次課程200-350元、年卡兩萬左右的費用,標誌着其目標人羣以白領、中產爲主。這批人願意付費看拳手比賽、關注拳手成長,甚至成爲一名拳手。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上海市區80家健身拳擊訓練館分佈

但是,挖掘潛在用戶需要一定時間。對職業拳擊來說,一手培養新用戶,一手留住現有用戶,是當下急需推進的事情之一。

培養用戶難,搶粉絲“難上加難”。

在這方面,從全球來看,UFC是一大代表。目前,UFC的YouTube平臺發佈了8365個視頻,擁有782萬訂閱用戶,並在電視直播端也廣受關注。此外,UFC通過推出各種廣告、真人秀、電視節目,進一步開發市場。從推出網網絡平臺數字服務“UFC FightPass”,到爲俄羅斯推出24小時專屬付費頻道UFC TV,UFC都在試圖拉近MMA明星與觀衆間的距離,讓他們成爲高粘性粉絲。

進入中國後,UFC進駐今日頭條,目前已擁有310萬粉絲。特別是今年8月底,張偉麗拿下草量級世界冠軍金腰帶,被網友廣泛討論。成爲UFC首位中國籍冠軍後,張偉麗和徐燦便經常被拿來作比。“女性拳手”、“首位”的標籤,一時間讓UFC的風頭蓋過了職業拳擊。在轉播方面,UFC甚至在PP體育付費轉播專區佔據一席之地。相比之下,職業拳擊大多都在各大視頻平臺以“遊擊式”免費播出。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UFC的 今日頭條主頁

近幾年來,UFC確實在國內收割了一大批粉絲。而這批人中,其實大多都有機會成爲拳迷。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的傳統武術和武俠氛圍,更接近於MMA的搏擊風格,拳打腳踢的格鬥方式,讓觀衆看上去更有“爽”感;另一方面,憑藉其內容營銷能力,讓年輕體育迷在手機上經常能看到UFC的身影。

其實,不管是徐燦還是張偉麗,都是職業拳擊和UFC在中國重點打造的IP。前有NBA培養出姚明這樣的中國體育巨星IP,其他體育項目也不甘落後。毫無疑問,張偉麗目前正是UFC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枚重要棋子。在張偉麗拿下金腰帶之前,UFC就已經在上海推出綜合訓練和發展中心,宣佈要培養屬於中國的MMA明星。這也釋放出了一個信號:UFC正在尋找屬於MMA的“姚明”。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賽場上的張偉麗

除了要與UFC“搶粉絲”,職業拳擊還面臨着電競的競爭。多樣化發展的電競賽事,把精力集中在屏幕上的95後、00後統統收入囊中。在微博,幾乎每天都有一個與電競相關的熱搜話題。對於職業拳擊來說,這個用戶羣體的缺失,將會直接導致拳擊用戶斷層。當95後、00後開始有消費力時,他們關注的都是電競賽事的門票、周邊、直播。而坐在電視機前的大齡拳迷們,只要按下關機按鈕,就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身影。

中國電競培育出了Sky李曉峯、BurNing徐志雷、Uzi簡自豪等世界級電競明星。他們在電競圈擁有極強的粉絲號召力,並在品牌方眼裏頗具商業價值。對中國職業拳擊來說,擁有同樣具有實力和號召力的世界級拳手,能夠給體育迷們一個愛上拳擊的理由,也能給品牌方關注職業拳擊的信心。

職業拳手的比賽收入一般由出場費和贊助款項兩部分組成。大多數職業拳手只有出場費,只有知名度夠高、戰績足夠優秀的拳手,才能得到贊助商青睞。中國選手由於級別和水平都還有待提升,出場費普遍不高。但在一定時間內,只要能獲得市場認可度,拳手和賽事就能拿到一筆可觀的贊助費用。

拳手方面,中國職業拳壇只有現在的徐燦和之前的鄒市明可以說獲得了贊助商認可。

在今天這場金腰帶衛冕戰中,M23戰隊贊助商361°,徐燦個人代言品牌貴州習酒都刷盡了存在感。此前,釀酒公司天鵝莊和白酒品牌牛欄山也曾作爲賽事贊助方,出現在徐燦的戰袍上。在徐燦拿下金腰帶後,天鵝莊直接將23萬元支票交到他手中。這位年輕的中國拳王,正在受到品牌方的關注。

除了徐燦,此前鄒市明憑藉奧運冠軍的社會認可度,也吸引了許多商業合作。2013年,鄒市明宣佈轉戰職業拳壇,安踏立馬宣佈簽約鄒市明成爲其品牌代言人。一時間,安踏與鄒市明完成了深度捆綁,雙方多次出現在賽場和各個公共場合。此外,鄒市明還與BEATS耳機合作拍過廣告、簽約澳門威尼斯人酒店成爲其形象代言人。當年的鄒市明,應該是中國拳壇歷史上最有商業價值的拳手。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安踏爲鄒市明推出的海報

需要注意到,近年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國內也開始出現更多的搏擊格鬥類賽事及選手。崑崙決、武林風、勇士的榮耀、峨眉傳奇等一系列本土賽事以及熊競楠、鄧澤奇等選手的崛起,都在共同提升這個領域的商業價值。

但具體到職業拳擊來說,在這個時候,如何持續不斷地輸出好選手來支持賽事,讓贊助商堅定入局的決心,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一方面,能夠撬動贊助商開口的國內拳手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國內拳擊賽事的規模、水平、關注度,都與國際水平相去甚遠。沒有知名拳手的加盟,贊助商對賽事的投入也是慎之又慎。

就目前看來,中國並沒有太多足夠專業的公司能夠爲拳手提供一個專業、穩定的成長環境。靠送外賣、送快遞支持自己打拳的職業拳手比比皆是。針對這問題,在近期舉辦的第98屆年會上,WBA宣佈世界拳擊學院將在江西撫州成立,學院致力於培養更多優秀的中國拳手。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徐燦、熊朝忠從這裏走出去,成爲贊助商的下一個挖掘對象。

但是,只依靠拳手和賽事推動職業拳擊發展也並不完全可靠。如何探索出新的贊助方式,讓拳擊產業的贊助更加多元、平衡同樣很重要。

徐燦這次勝利,給中國職業拳擊又打了一陣強心劑。作爲中國拳壇標杆人物,徐燦還未到達自己的黃金期,中國職業拳擊也是剛剛駛上快車道。但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拳擊需要“徐燦”,但也不只需要一個徐燦。

延展閱讀:

徐燦再次成功衛冕金腰帶,接下來中國職業拳擊該如何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