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日愚人节时,360发布的“雅典娜之手”智能美甲着吸引了不少眼球。五一假期到了,360搜索的攻城狮们却没有闲着,对于一个“劳动最光荣”的传统节日,他们开发了一个“声音测压力”的黑科技,以H5的形式在朋友圈疯传。

这项黑科技的原理是,每个人每天都会说很多的话,有的人声如洪钟,有的人气若游丝。声音里藏着多少秘密呢?如果有一种技术,能够听你几句话,就能推算出你的压力情况、疲惫值,甚至健康状况,你觉得靠谱?

360搜索推出的这个“听声音测压力值”的H5应用,你只要对手机说一句话,系统就能根据你的语速、声调、音质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测算出你目前的压力状况。如果它提醒你属于“鸭梨山大型”,或许你应该歇会再继续“搬砖”了。

看管看到这里也许会有疑问,听一句话,这么短的声音里,能有那么大的信息量么?还有科学依据么?其实,通过声音来判断健康等状况,在人类发展史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比如,中医看病有“望闻问切”之说,《古今医统》有言:“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其中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其核心,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黄帝内经》记载,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比如,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

看到这里,大概就能明白了,听声音来测你的压力值,还真是有相当的理论基础的。具体到360搜索的语音人工智能,主要是语音识别的模块。

从物理学角度,声音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维度。在说话内容的识别中,声音的三个特性里起决定作用的是音色。比如同样的一个词,你可以用大嗓门喊,也可以小声嘟囔(响度不同);可以用女高音说,也可以用男低音说(音调不同),但都不影响内容的识别。因此,音色是语音识别的依据。但是,单靠音色,并不能判断说话人的精神状态、精神情绪。

但是,通过综合“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维度,进行智能化分析,就能判断出语言背后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况了。比如,一个人压力极大、极度疲惫、濒临奔溃的时候,360搜索的语音识别模块会显示,“您声音单薄,气息孱弱,音色干瘪,音量忽高忽低,足见阁下压力比山大!”相反,当你轻松无压力的时候,语音识别模块则显示,“您声音圆润音色饱满嗓音结实有力足见阁下气定神闲毫无压力”。

基于这些声音的智能分析,在实际使用中其实是大有所为。比如说,声音高亢的“好啊!”,和绵软无力的“好吧~”,两个词语基本类似,都是表示同意,但明显前一个是很兴奋、很情愿的,后者则更多透漏了无奈。或许细心的正常人,能听懂这句话的弦外之意,但大部分语音识别的软件或机器人,很难判别出来。

同样,当老板走到连续通宵加班的你旁边,假装关怀的问,“咋样?能扛住么?”你的回答是气若游丝的“还好”,如果是机器系统识别,以为你真的精力充沛,还能继续战斗呢。但如果引用了“声音测压力值”的智能分析,能判断出你已经需要休息了。

360搜索的“听声音、测压力值”,目标就是挖掘出声音背后更多的秘密,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对人的语言声音,通过基于360搜索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还能分析和判别出哪些信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