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一點都不多,爲家長省了不少錢。在這裏,我要大聲爲學校說幾句公道話: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多乎哉。

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一點都不多,爲家長省了不少錢!

喬志峯

初一學生遭家長質疑,校方:別人都穿你不穿嗎?舒先生的孩子在南昌縣的豫章師院附屬學校讀初一,校服包括短袖T恤、襯衫、兩套運動裝、一套禮服、一件衝鋒衣、一件毛呢大衣,共13件衣服收費2300元。家長質疑爲何要這麼多衣服,且價格太高。(11月24日看看新聞)

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多乎哉?不多也

別人都穿你不穿嗎?別人的孩子都有,你不給他買嗎?很多學校和教育者在亂收費的時候,都是這樣要挾和綁架家長的。於是乎,強制攤派就洗白成了“自願購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自願”了。至於某些人是否從中上下其手、謀了利益收了回扣,局外人就無從得知了。

不過,身爲一個受教育多年的好居民,我覺得凡事都要一分爲二看待,只要我們活學活用辯證法、稍微變幻一下角度(我覺得在這裏用變幻比變換更貼切),立馬就能化腐朽爲神奇、變狗屎爲黃金。在這裏,我要大聲爲學校說幾句公道話: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多乎哉?不多也!學校已經很爲家長着想了,給家長省了不少錢!

讓學生買那麼多校服,可以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場合穿着合適的服裝。學生的生活雖然比較單純,但也有豐富多彩的一面。按照“不同場合穿不同的校服”的要求,上課要有上課服,下課要有玩耍服;運動要有運動服,休息要有休閒服;集體活動要有禮服,單獨行動要有個性服裝;假如學校領導或老師家出了喪事,爲了表達敬意,還要集體着喪服……如此算來,別說13套,就是130套也不夠用呀。

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多乎哉?不多也

以前看過一個新聞:河南某市衛生監督中心在飯店實行工作服“日換制”,要求餐飲從業人員每人7套服裝,服裝上標有周一到週日字樣,每天強制性更換。該市的這個新舉措實在是太有趣了,像筆者這樣記性不佳的人,以後再想不起來過到星期幾的時候,不用翻日曆了,看看餐館服務員的服裝就知道了。其實,學生更需要實行“日換制”,以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今後,路人只要看到學生的校服,就知道當天星期幾:學生紅校服,今天星期一,紅衣照我去戰鬥;學生黑校服,哇塞,黑色星期五……如果再引入某些學校很喜歡玩的“XX倒計時”,學生更是每天需要一套一次性校服,上邊繡上“離期末考試還有XX天”字樣,一天一換。如此算來,別說130套,1300套也不夠用啊。

學生買那麼多校服,家長樂意嗎?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學校要求的事情,家長哪一回不是“自願”的呢。何止是校服呢,哪怕就是“贊助費”、“捐資助學款”、“教師節慰問金”等巧立名目的亂收費,學校也有能力讓家長“自願”——或者說是“被自願”。我不僅從你口袋裏掏錢,還要讓你感恩戴德、親口承認是“自願”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爲了孩子,家長只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要錢就給錢、讓“自願”就“自願”。恐怕除了教育領域,很少有哪個行業能擁有如此威力吧。這麼好的條件和資源,如果不拿來充分利用,豈不浪費乎,豈不有違科學發財觀乎。

欲收之費,何患無辭。但筆者還是要提醒某些學校和教育者:在出臺新的收費項目的時候,可一定要事先把收費的理由編圓滿、充分一點,最好還能整點“重要意義”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把亂收費進行到底啊!

初中要求學生2300元買13件校服,多乎哉?不多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