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5日11時40分,朝鮮豐島海面,清艦操江降下龍旗,向日艦秋津洲投降。

1894年7月25日12時38分,日艦吉野右舷炮火猛攻濟遠,濟遠艦以尾炮頑強應戰。

1894年7月25日下午1時許,日艦浪速向高升號發射了一枚魚雷,未中。浪速號150毫米口徑的速射炮朝高升號開炮,下午1時46分高升號沉沒。

本文看點:清廷祕密向朝鮮增兵的運兵機密又是怎樣被泄漏的?

豐島海戰前的戰爭背景:

1894年2月,朝鮮王國的全羅道的農民因不滿郡守趙秉甲的酷政,在東學教中堅領袖金琫準的領導下,發動農民暴動,史稱"東學黨"起義。面對朝鮮局勢的日趨緊迫,袁世凱李鴻章進言,東學黨變亂有利於穩定大清國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大清國若能出兵鎮壓在朝鮮的亂黨起義,可以從政治和軍事上加強對朝鮮的控制。

北洋水師在行動:高升號事件之運兵機密的泄漏

▲豐島海戰中,清艦廣乙與日艦對戰,在浪速和秋津洲艦的合擊之下,負傷逃離戰場。

1894年6月,清政府應朝鮮政府請求出兵,派軍隊趕赴朝鮮助剿,駐兵朝鮮牙山。7月23日,清政府又僱英國商船"高升號"載兵1000餘人,由清國大沽口出發開往朝鮮牙山增援,並由北洋水師濟遠艦、廣乙艦、操江艦三艘軍艦護航。但是這樣一項看似機密的運兵計劃,卻被活動在天津一帶的日本間諜石川伍一得知,先期電告日本軍部。再反觀清政府,這樣一項機密的軍事計劃都能被日本間諜所知曉,是清政府軍事機密體系的不完善,還是另有隱情?

豐島海戰:

同年7月23日,日本大本營向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下達祕密作戰命令,命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的"吉野"、"浪速"、"秋津洲"、由日本佐世保軍港出發到達朝鮮豐島海面,伺機摧毀清國運兵艦船。7月25日,清日兩國軍艦在朝鮮豐島海面遭遇,雙方之間的開戰也正式拉開了甲午海戰的序幕。

交戰中,清艦"廣乙號"負傷脫離戰場擱淺自爆,操江號不戰而降,濟遠號臨陣逃脫,在清日兩國軍艦的混戰之中,一艘懸掛英國國旗的商船也就是"高升號",由於船長自視爲英籍商船,孤傲地通過戰鬥海域。此時日艦浪速號觀察到船上乘載大量清國陸軍,便立即放空兩炮命令商船拋錨接受檢查。在高升號停船之後,浪速艦隨即派人上船檢查,發現該船爲增援牙山的清國軍隊。此時的高升號上處了英國人之外,還載有1200餘名清軍,水夫64名,菲律賓人3名,兩艦在相隔300米的海面上用旗語對峙了四個小時之久後,由於交涉未取得 進展,清軍官兵也拒絕向日軍投降。

北洋水師在行動:高升號事件之運兵機密的泄漏

▲操江號是日本海戰歷史上首次繳獲的第一艘清國軍艦,7月25日操江號與高升號和日艦不期相遇,在日艦鳴炮警告下降下龍旗投降,軍艦乘員83人,其中包括丹麥籍電報技師彌倫斯1人。

最終浪速號在下午一時許左右,向高升號發射了一枚魚雷,但魚雷未能擊中目標,緊接着浪速號的150毫米速射炮又向高升號開炮。炮彈命中了高升號的動力汽罐,蒸氣和煤煙隨即冒出,高升號的船體開始發生傾斜,清兵從甲板上滑入海中,落海的清兵又遭到了日艦水兵慘無人道的射擊與炮擊,許久之後,海面又恢復了平靜。

日本間諜是如何得到運兵機密情報的?

這個在天津的日本間諜石川伍一,原名叫義倉吉,精通漢語和英語。1883年,石川來到中國,在漢口以"樂善堂藥店"爲掩護,從事間諜活動,爲了探聽清朝軍情,他買通了李鴻章外甥、天津機械總局張士珩(其與護軍統領張文宣都是李鴻章的外甥)衙門裏的一個書吏劉棻。

此人是天津人,生於1846年,在天津機械總局擔任書吏一職已有二十多年,劉棻此人極度貪圖錢財,在收取了石川伍一的八十元洋銀之後,便推薦自己的親戚王大前去石川伍一那工作,暗地裏則爲其傳遞情報,而高升號運兵機密情報的泄漏正是劉X向石川伍一所提供。清日兩國正式開戰之後,石川伍一便被查獲,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日本間諜在中國活動猖獗,當然向劉棻這樣貪圖錢財的漢奸也給這些日本漢奸幫了不少的忙。

北洋水師在行動:高升號事件之運兵機密的泄漏

▲日本水兵登上自爆後滿目瘡痍的廣乙艦,清國水兵戰死10人,負傷40人。離艦乘員分兩路逃脫,一路在朝鮮上陸求救,一路18人在登孤島後被英國軍艦救起。

根據後來劉棻本人的供認,他曾向石川伍一提供過三次情報。第一次是在1894年2月間,其給石川伍一詳細列過“海軍炮城清單”。第二次是在1894年6月份,石川伍一需要北洋海軍駐防情況,劉棻又照冊寫出詳細具體的海軍駐防表,封在信內由親戚王大順便帶回給石川伍一。第三次則是在豐島海戰爆發前,其向石川伍一提供了清國派兵情況。石川伍一在得到情報之後,又報告給日本駐天津的武官井上敏夫。1894年7月22日,日本大本營獲知情況後,又命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於第二天派軍艦出發,尋機襲擊清國軍艦。

豐島海戰的結果:

清日兩國軍艦在朝鮮豐島海域的遭遇,使清軍蒙受了巨大損失。清艦濟遠號重傷,死13人、傷27人;廣乙艦負傷擱淺自爆沉沒,死10人、負傷40人、18名水兵被英國軍艦救助。操江艦投降,82名清軍俘虜也成爲了甲午戰爭期間第一批被日本俘虜的清國軍隊。高升號搭載的清軍中溺水死亡者(其中不乏被日軍槍擊、炮擊死亡的人)1030人、菲律賓人3名、水夫64名。日艦浪速號並未實行國際紅十字救援義務,僅僅是隻派舢板營救了高升號船長在內的4名西洋人船員,同船的另外4名英國籍船員未能獲救。當高升號開始下沉之時,德國船員漢納根落海逃生,和大約170名清兵漂流至肖帕爾島附近,在漢納根的幫助下,最終有112名清兵被德國軍艦所搭救。

北洋水師在行動:高升號事件之運兵機密的泄漏

▲高升號在海上航行兩日,搭乘的清兵疲憊不堪,焦慮不安,他們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死亡的厄運。

高升號被擊沉的事件發生之後,使清軍在朝鮮半島的作戰力量大大減少,失去了1200名精銳部隊和12門大炮的火力支援,爲日本方面確保了在朝鮮戰場上的絕對優勢。

文/宇澤歷史

參考資料:

《清日戰爭》

《中國海軍史》

《豐島海戰》———百度詞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