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傳統上常有三十六計之說,其中最香豔的莫過於美人計。
美人計,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爲的是博美人褒姒一笑。褒姒即是當時的褒人爲獻媚周幽王所進,一個美人讓周幽王失了江山。
越王勾踐讓大美女西施到吳國,把吳王夫差迷得神魂顛倒、不理朝政,越國趁此休養生息強大了起來,最後滅掉了吳國。
與西施並稱“四大美女”的貂蟬,也是“美人計”的主角,司徒王允用她來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係,成功誅殺了董卓。
有了這兩位美女的傾情演出,“美人計”被廣泛熟知,且不斷被應用到現實。
但是記載的多了,就會有假的;使用的多了,就會有失敗的。
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頗具爭議的“美人計”。
李淵起兵,是中了李世民的“美人計”?
我們印象中,李世民纔是大唐帝國的實際締造者,因爲兩大反王王世充與竇建德都是他消滅的,加上他後來締造了“貞觀之治”,當得上“一代雄主”的稱號。
所以當史書記載,太原起兵也是李世民主導策劃的,絲毫不違和。
據說,晉陽令劉文靜足智多謀,一開始就非常看好李世民,極力勸李世民趁着天下大亂,成就帝業。
但李世民的老爹李淵尚在,李世民要幹大事兒,還得看看老爹的意思。
怎奈李淵不僅對隋朝尚且抱有幻想,而且性格懦弱,不願以身犯險。李世民沒辦法,便問計於劉文靜。
劉文靜便建議李世民去拉攏李淵的好友,晉陽宮監裴寂,讓他設計給李淵下套。
裴寂於是在晉陽宮設宴邀請李淵。將李淵灌醉之後,又找來兩個美女扶持李淵就寢。於是李淵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與兩個美女上了牀。待醒來一問,才得知老友找來的美女,竟然是隋煬帝留在晉陽宮中的妃子。
給皇帝戴了綠帽子這還了得,李淵雖然性格懦弱,但事情到這份上,與其等隋煬帝來砍自己的腦袋,還不如賭上身家性命搏一把。輸了也是死,但如果贏了,那麼不僅可以保住小命,更可能成爲九五之尊。
李淵思來想去,叫來了李世民,決心聽從他的意見,起兵反隋。
這段李淵因爲中了“美人計”而被迫造反的故事,雖然出自正史書,更被堂而皇之的收入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但卻很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而已。
雖然是正史,但不要忘了李世民血腥奪位與篡改歷史的惡劣行徑,這段故事很可能是他爲了通過抹黑自己的老爹,來彰顯自身統治合法性的手段。
要知道,李淵曾經帶着五千多號人,就敢與突厥硬槓,這怎麼可能是膽小怕事之徒?
況且,李淵迎娶了世家大族竇家的小姐竇氏。竇家與北周宇文皇族關係密切,而竇小姐不僅才藝過人,更對北周皇族非常忠心。
當年隋文帝楊堅篡位之時,竇氏便曾因爲自己年紀小不能爲宇文氏出力很憤憤不平。李淵娶了這麼一個仇恨楊氏的老婆,與其感情又極其深厚,其三觀也可想而知。
真實的情況是,當鷹揚府司馬許世緒勸李淵趁亂起兵,成就帝業的時候,李淵是“公奇之”的表情,什麼意思呢?李淵也是這麼想的!
當然,裴寂確實曾經將晉陽宮中的宮女,送予過李淵。不過,李淵既然早就下決定要起兵造反,對於給隋煬帝戴綠帽子之事,恐怕也不會有多抗拒。
色戒原型鄭蘋如的悲催遭遇
“美人計”不僅在古代有,在近代也屢見不鮮,但失敗的例子恐怕要遠遠多於成功的例子。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曾經火過一陣的《色戒》中湯唯的原型鄭蘋如。
鄭蘋如的母親是日本人,所以她是中日混血,長得非常漂亮,再加上父親也有地位,所以那時候在整個社交圈裏就是名媛,各路人都瘋狂的追求她。
雖然母親是日本人,但是鄭蘋如和她父親都非常愛國,所以抗戰興起的時候,她就參加了中統做特工。
中統是和軍統並稱的特務機構,在蔣介石面前還有邀功爭寵的嫌疑,所以對於鄭蘋如是下了血本培養,最後把她安排到丁默邨身邊。
丁默邨就是《色戒》裏梁朝偉所扮演人物的原型。丁曾經在戴老闆手下當差,後來又投靠了大漢奸汪精衛,成爲汪僞政權76號特工部的頭子,其運營的部門在短短四年時間,製造了三千多起血案,被國人稱爲丁屠夫。
看來,中統對鄭蘋如是寄予厚望的,希望借她之手除掉丁默邨。
真實的情況與電影裏演的很類似,鄭蘋如費盡心機,終於獲得了丁默邨的信任。就在她試圖將丁默邨引入陷阱之時,特務頭子丁默邨竟然根據自己長年當特務的經驗,察覺到蛛絲馬跡,迅速扔下鄭蘋如就跑了。
任務失敗之後,鄭蘋如竟然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已經暴露身份,還敢懷着丁默邨可能信任她的想法,自己帶把槍,孤膽英雄去搞刺殺。
丁默邨可是老特工了,所以也就將計就計,設了圈套抓住了鄭蘋如,丁默邨原本不想殺她,爲什麼呢?因爲丁默邨也是個好色之徒。
但是丁默邨的元配不幹了,自古以來,元配就捨得對小三兒下狠手。
丁太太瞞着丁默邨,先把鄭蘋如給轉移到其它監獄,緊接着故意驚動汪僞政府的最高層。
這鄭蘋如最後就被槍斃了。
所以說間諜有風險,入行需謹慎。美人計本質上,也是一種間諜活動。那些在從事美人計的過程中,因爲種種原因而身陷囹圄,甚至香消玉損的例子可謂是舉不勝數。
可見,美人計並非每次都能成功,或者說比起成功,失敗的例子更多。
美人計的核心
美人計實施起來不復雜,相對於其它各計,成功率最高,幾乎屢試不爽。
道理很簡單,這是因爲男人在色性方面是最大的軟肋,“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伊藤博文說得很明白:“醉臥美人膝,醒握天下權”。
甚至連聖人孔夫子也發過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使用美人計,一般來說不會受時間空間限制,正所謂:衽席爲戰場,脂粉作甲冑,盼來是槍矛,顰笑勝弓刀。
但任何計策,有所長,即有所短,並非一一奏效,三國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即是最著名的一例失手,金國也曾經把自己這邊的女人賜給耶律大石,但這個女人卻幫助耶律大石成功出逃。
這並是因爲美女不行,而是對手太厲害,同理,鄭蘋如沒能殺死丁默邨,拋開立場不談,誰又能否認丁默邨是個狠角色?
美女相當於藥引子,藥引子壞了,藥效就談不上了。
當然,這也難怪,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但美人關不讓英雄過又讓誰過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