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五世纪初期,明朝开始召唤女真各部往中原方向迁移,在建州女真南迁的同时,原分布松花江中游,作为海西女真主体的女真人也先后南迁,至16世纪初形成了(hada)哈达、(ula)乌拉、(yehe)叶赫、(hoifa)辉发四部,并成为与建州女真并列的一个强大的势力。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叶赫部始祖星根达尔汉(又名:达叶)是蒙古土默特氏人,原居忽喇温(今呼兰河)以北地区,后率部众南迁至女真(nara)纳喇的一小支所居之璋(张)地(今松花江大曲折处)。

编者注:@瓦剌勇士长期在他办的2020天津满族文化交流社(精英群)内讲满族历史,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他将陆续整理文字资料,在这里给大家讲满族历史,欢迎大家发表自己意见,一起讨论有关历史问题。
今天发第十四部分。
扈伦诸部
“海西女真”的名字源于海西江。根据《辽东志》的记载“海西江源自“不咸山”(山海经所著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今吉林省延吉市城子山),与“回扒江”(hoifa ula 辉发江)汇合,至海西与混同江(松花江)并流,向东流入大海。”海西江就是今天松花江的一段(元朝时期松花江叫海西江)。
但是,明朝称海西女真,并不是其发源地的原因,前面说过明朝是按地域划分女真人,明廷将海西一路朝贡的女真部都统称为“海西女真”。(实际上这个群体要大于扈伦四部)。海西女真应是元朝时的“水达达女真”(大金国之前属黑水靺鞨一支,具体在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以西地区),且似与元初所设“拖温”、“斡多哩”、“孛苦江”三个万户府的女真人源渊关系比较密切。但是,从明代文献和后人的考证看,明初,主要是指居住在今松花江大曲折处,下至松花江口一带的女真人(大曲折处应该是流经依兰方向,女真人所说的“海”,并非均指海洋)。
十五世纪初期,明朝开始召唤女真各部往中原方向迁移,在建州女真南迁的同时,原分布松花江中游,作为海西女真主体的女真人也先后南迁,至16世纪初形成了(hada)哈达、(ula)乌拉、(yehe)叶赫、(hoifa)辉发四部,并成为与建州女真并列的一个强大的势力。(这四部女真先期势力强大)乌拉部:该部原居松花江下游,其始祖“纳齐卜禄”时迁于今呼兰河流域。在速黑忒率塔山左卫南迁后,速黑忒弟古对珠延率领塔山卫部民亦向南移动,至其孙布颜时,因不堪西部蒙古族侵扰,再南迁,后居乌拉河畔,“尽收乌拉诸部,率众于乌拉河洪尼处筑城称王”(遗址即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满族自治乡北之乌拉古城)。
乌拉部于公元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被建州部收腹。辉发部:该部因居辉发河得名,始祖星古礼,姓益克得哩,尼玛察部人,原居sahaliyan ula——黑龙江,(下游地区)。公元1593年参加叶赫部组织的9部联军,与建州女真结怨。公元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拜音达礼为努尔哈赤所杀,辉发部灭亡。哈达部:该部因居哈达河(hada 山峰 bira 河)得名。姓纳喇氏(nara hala)。
其先人本居扈伦河(今呼兰河)一带地区,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明王朝在这一地区置塔山卫,以塔刺赤为指挥。自纳齐卜禄传至第七代——速黑忒(即克锡纳)为塔山左卫首领时,或称之为“塔山前卫左都督”。克希纳都督后来被同族人“巴岱达尔汉”所杀,后世子孙(万汗)逃出居住在锡伯部(sibe)之绥哈城,后(万汗)之叔父“汪祝外兰”(王忠)成为哈达部首领,但是,好景不长,不久被本部叛军杀害,“旺祝外兰”之子“波尔昆社金”杀掉叛徒,将“王台”(万汗)从锡伯部绥哈城请回来主持政事。实际上在海西女真形成初期,哈达部势力相对来说最为强大,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后期,是该部最为辉煌阶段。只因“万汗”(王台)后期老迈龙钟,政事昏乱!造成后期的衰落,正当这时叶赫部迅速强大起来,跃居海西女真之首。
叶赫部:该部因居叶赫河(yehe bira)得名。包括蒙古土默特氏和女真纳喇氏各一支。其实叶赫部也是在逐步南迁过程中形成的。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叶赫部始祖星根达尔汉(又名:达叶)是蒙古土默特氏人,原居忽喇温(今呼兰河)以北地区,后率部众南迁至女真(nara)纳喇的一小支所居之璋(张)地(今松花江大曲折处)。反客为主,因纳喇氏一支人居多,为随俗而治,遂改姓纳喇氏。到16世纪初,南迁至叶赫河(今上游称寇河,下游称清河)流域,正式取名叶赫(yehe)。
实际上“楚孔格”(达尔汗的重孙子)才是叶赫部始祖(从过程分析)。叶赫部居地靠近明朝镇北关(北关)。最早叶赫部依附哈达部,后世“青佳努”、“扬吉努”兄弟二人为首领时,叶赫部开始正式强大。兄弟二人各据一寨(均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境内),皆称王(头领)。
其中,“青佳努”居西城,“杨吉努”居东城。万历十二年,叶赫部发生了变化,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受哈达部的挑唆与行贿,以赐予“敕书”(当时女真人要想进中原地区必须要有这种通行证,当时女真人把这种文蝶视为珍宝)为名,将“青佳努”,“杨吉努”骗到开原城,当走到关帝庙时,被提前埋伏好的官兵杀害(另说是哈达部的人联合明军),“青佳努”之子“布斋”,“杨吉努”之子“纳林布禄”继承了王位。叶赫部于公元1620年,被后金政权收腹。世间流传叶赫与爱新觉罗存在世仇一说,主要来源于当年努尔哈赤杀叶赫部贝勒“金士台”,其言:“我活着打不过你,但是,我叶赫部后人定会讨伐你,哪怕是一个女人或者小孩子”。
实际上这个并非是正史,后金政权收复叶赫,将族人带回“兴京”(今天的新宾县),编入满洲八旗。叶赫部后世子孙忠君爱国,人才辈出,“纳兰明珠”就是康熙年间的名臣,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其家族之显赫,有目共睹。最为代表者——“慈禧太后”,“隆裕皇后”。
作者瓦剌勇士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