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无相君:

大学生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费?

无相财经出品

开学季一到,大一的新生也陆续进校园了。第一次与家分别,父母对离家的孩子多有不舍。

但最近有个“炫富帖”,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抠门”的母亲。

原来,有个女大学生在网上抱怨自己的母亲,说她在新一线城市成都上学,希望母亲每个月给4500元生活费,母亲不但拒绝,还发了脾气。

她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一个月2000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

“同宿舍的我感觉她们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是好的,为什么妈妈偏偏就不给我呢?”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这种向父母要钱,要不到还在网上吐槽父母,并且宣称2000块不够活的言论真的好吗?

很快,这条帖子就遭到网友的群嘲,几乎逐条被网友拉出来批判——

“高中上补习班出钱大方就意味着大学给生活费也要多?什么逻辑,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嘛。”“月底空了才去吃食堂。食堂: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再说了,天天下馆子的话4500也不够花的啊。”“学费一年3万,根据‘学校越差学费越高’定律,这哪是什么好学校?看来你父母花大价钱给你报的补习班都白上了。”“同宿舍都挺有钱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然后你也要都用好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攀比,不懂父母赚钱不易么?“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最最扎心的一条是——

“现在你要4500一个月的生活费,指不定你大学毕业后还找不到一份月薪4500的工作呢?!“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尽管网友的评论比较刻薄,可话糙理不糙,毕竟几个月前的热搜榜上,“应届生月薪不足六千”还一度冲上过第一。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0》的统计数据显示,排名160位后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都在4500元以下。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160位以后部分高校毕业生月薪对比)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其实每逢开学季,“大学生生活费多少合适”这样的话题,都会在网上引发热议。

比如两年前,也有条有关大学生生活费的求助帖很火,不过发帖的是一位妈妈。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两年前那位妈妈的帖子)

所以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生活费到底给多少才算合适?

由于“4500元生活费”帖子的大火,有媒体在成都几所大学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在1500-2000元之间。

而《新闻晨报》在微博上进行的投票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网友把票投给了“2000以内”这个选项。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这个数据与《人民日报》的投票结果差不多。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而从一些调研机构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上广的学生每个月花费额度会超过2000元以上,但大多数的城市,仍在2000元以下。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但在一些机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都和发帖的学生一样,认为生活费不够花的不在少数。

在他们眼里,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主要矛盾,似乎已经进入了“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生活费需求与父母给的生活费完全不够花”的矛盾。

其实,这是一个“私人订制”的事情,在中国很多比较富裕的家庭,一个月给孩子一万多零花钱的,也大有人在。

可是,对于家庭情况的不同,有一些学生,心理开始产生了落差,他们认为,是父母的“抠门”才使自己在同学面前显得矮了一截。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实际上,学生的钱有多少才算够花并不是本质问题,因为即使一般的家庭给学生两千多元也足够基本花费,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攀比心。

由于攀比心的存在,如今的大学生生活费并不局限于衣食住行,更多的是买许许多多的奢侈品,化妆品,游戏周边等等。

比如就读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的吴同学就表示,他一个月有2000元的生活费,其中1000元用于购买游戏装备:

“100元抽一次游戏皮肤,连抽10次可以免费送1次,所以我一般会直接买10次。”

还有成都大学学生刘同学说,购买化妆品是她生活费支出的一大笔花销:

“便宜的几百元,贵的上千元,班里有人拥有一柜子的化妆品,价值接近万元。”

这些本来是自己用于享受炫耀的产品,本应该是自己买单,可为什么,要父母买单呢?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实际上,这反映出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父母养孩子,往往要养到大学毕业。

中国青年网2017年“双十一”期间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95%的受访者生活费由父母提供。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而且即便大学生不找父母要,父母也会出于“不能苦了孩子”的目的,尽量多给孩子点生活费。

但在西方一些国家,比如美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公立大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平均约2万美刀,私立大学则高达4万美刀。

美国沙利美学生贷款协会(Sallie Mae)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个普通家庭大学生一年的费用支出,主要来自五部分——

奖学金+贷款+父母资助+自身存款+亲友借款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美国一个普通家庭大学生一年的费用支出主要的五部分)

在美国,读完大学就欠下一屁股债的情况很常见。早在2010年,助学贷款就超过信用卡贷和汽车贷,成为全美仅次于住房抵押贷款的第二大贷款。美国TICAS (大学入学与成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8届美国大学毕业生中有65%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背负着助学贷款债务。

而这些钱,都是学生工作后,自己来偿还。

高晓松曾说:

“自己年轻的时候,非常顺从父母,因为我不能享受中式的溺爱,而要求西方的民主。”

曾经,有一期《奇葩说》辩题是“过得不开心,要不要告诉父母”。

正反方虽然观点严重对立,但他们都默认了同一个前提,就是:

“在中国,每个父母,都在强烈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孩子身上,甚至会觉得如果孩子过得不好,自己也不配过得好。”

脱口秀演员李诞说过,自己上大学时,老爸每天都给他打电话问他过得好不好,让他不胜其烦,也不理解。他觉得我反反复复说过得好,你怎么还问个没完?

后来他慢慢开始懂了,老爸就是想参与到儿子的人生中,他不能接受自己在儿子的世界里变得不重要。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无相君觉得,这其实就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心态。哪怕那个没给自己孩子4500块生活费的母亲,内心其实也是恨不得给孩子更多。

这悲哀吗?的确。

之前有个新闻, 说河南一位六旬老人,一直把女儿视若珍宝。

女儿在外地工作,前段时间又谈了男友。老人怕女儿远嫁,将来不能留在自己身边,有一天忽然情绪失控,反锁了家里的门,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从窗户扔了出来,酒、电扇、锅碗瓢盆,散落一地。

之后,他骑坐七楼阳台,激动哭泣。

他双目失明的八旬老母一直劝说,邻居亲友、消防员也极力安抚,但他还是跳下了7楼,当场身亡。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可能在父母心里,孩子就是人生的90%。

年轻时有事业分散精力还好,一旦退休,就是心心念念全是孩子。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大人们凑群聊天,最热烈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孩子的。

“儿子高升了儿媳加薪了”“孙子会说话了孙女写字很好看”……他们很少会说“我听到了一首喜欢的歌”或“我买到了一双满意的鞋”。

在他们的世界里,越来越少出现“我”。越来越多的,是孩子。

可惜,在孩子的世界,他们已经越来越不重要。更多的时候,父母是一个提款机,生活费不够了,想到了父母,买车买房了,想到了父母。

而这届父母,只有在孩子没钱的时候,才能听到他们的关心,被逼从“养儿防老”,变成“养儿防儿”。

大学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费?开学第一课,家长们“慌了”

4500块,当她伸手去要钱的时候,我们看见的不是一个大学生的抱怨,而是一代父母的悲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