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無相君:

大學生到底需要多少生活費?

無相財經出品

開學季一到,大一的新生也陸續進校園了。第一次與家分別,父母對離家的孩子多有不捨。

但最近有個“炫富帖”,卻爲我們展示了一個“摳門”的母親。

原來,有個女大學生在網上抱怨自己的母親,說她在新一線城市成都上學,希望母親每個月給4500元生活費,母親不但拒絕,還發了脾氣。

她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爲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同宿舍的我感覺她們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爲什麼媽媽偏偏就不給我呢?”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這種向父母要錢,要不到還在網上吐槽父母,並且宣稱2000塊不夠活的言論真的好嗎?

很快,這條帖子就遭到網友的羣嘲,幾乎逐條被網友拉出來批判——

“高中上補習班出錢大方就意味着大學給生活費也要多?什麼邏輯,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嘛。”“月底空了纔去喫食堂。食堂: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再說了,天天下館子的話4500也不夠花的啊。”“學費一年3萬,根據‘學校越差學費越高’定律,這哪是什麼好學校?看來你父母花大價錢給你報的補習班都白上了。”“同宿舍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然後你也要都用好的?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攀比,不懂父母賺錢不易麼?“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最最扎心的一條是——

“現在你要4500一個月的生活費,指不定你大學畢業後還找不到一份月薪4500的工作呢?!“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儘管網友的評論比較刻薄,可話糙理不糙,畢竟幾個月前的熱搜榜上,“應屆生月薪不足六千”還一度衝上過第一。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0》的統計數據顯示,排名160位後的高校畢業生平均月薪都在4500元以下。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160位以後部分高校畢業生月薪對比)

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

其實每逢開學季,“大學生生活費多少合適”這樣的話題,都會在網上引發熱議。

比如兩年前,也有條有關大學生生活費的求助帖很火,不過發帖的是一位媽媽。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兩年前那位媽媽的帖子)

所以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生活費到底給多少纔算合適?

由於“4500元生活費”帖子的大火,有媒體在成都幾所大學展開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在1500-2000元之間。

而《新聞晨報》在微博上進行的投票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網友把票投給了“2000以內”這個選項。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這個數據與《人民日報》的投票結果差不多。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而從一些調研機構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北上廣的學生每個月花費額度會超過2000元以上,但大多數的城市,仍在2000元以下。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但在一些機構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都和發帖的學生一樣,認爲生活費不夠花的不在少數。

在他們眼裏,當代大學生與父母的主要矛盾,似乎已經進入了“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生活費需求與父母給的生活費完全不夠花”的矛盾。

其實,這是一個“私人訂製”的事情,在中國很多比較富裕的家庭,一個月給孩子一萬多零花錢的,也大有人在。

可是,對於家庭情況的不同,有一些學生,心理開始產生了落差,他們認爲,是父母的“摳門”才使自己在同學面前顯得矮了一截。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實際上,學生的錢有多少纔算夠花並不是本質問題,因爲即使一般的家庭給學生兩千多元也足夠基本花費,而關鍵的問題在於攀比心。

由於攀比心的存在,如今的大學生生活費並不侷限於衣食住行,更多的是買許許多多的奢侈品,化妝品,遊戲周邊等等。

比如就讀於四川財經職業學院的吳同學就表示,他一個月有2000元的生活費,其中1000元用於購買遊戲裝備:

“100元抽一次遊戲皮膚,連抽10次可以免費送1次,所以我一般會直接買10次。”

還有成都大學學生劉同學說,購買化妝品是她生活費支出的一大筆花銷:

“便宜的幾百元,貴的上千元,班裏有人擁有一櫃子的化妝品,價值接近萬元。”

這些本來是自己用於享受炫耀的產品,本應該是自己買單,可爲什麼,要父母買單呢?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實際上,這反映出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父母養孩子,往往要養到大學畢業。

中國青年網2017年“雙十一”期間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95%的受訪者生活費由父母提供。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而且即便大學生不找父母要,父母也會出於“不能苦了孩子”的目的,儘量多給孩子點生活費。

但在西方一些國家,比如美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公立大學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平均約2萬美刀,私立大學則高達4萬美刀。

美國沙利美學生貸款協會(Sallie Mae)的調查數據顯示,一個普通家庭大學生一年的費用支出,主要來自五部分——

獎學金+貸款+父母資助+自身存款+親友借款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美國一個普通家庭大學生一年的費用支出主要的五部分)

在美國,讀完大學就欠下一屁股債的情況很常見。早在2010年,助學貸款就超過信用卡貸和汽車貸,成爲全美僅次於住房抵押貸款的第二大貸款。美國TICAS (大學入學與成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8屆美國大學畢業生中有65%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揹負着助學貸款債務。

而這些錢,都是學生工作後,自己來償還。

高曉松曾說:

“自己年輕的時候,非常順從父母,因爲我不能享受中式的溺愛,而要求西方的民主。”

曾經,有一期《奇葩說》辯題是“過得不開心,要不要告訴父母”。

正反方雖然觀點嚴重對立,但他們都默認了同一個前提,就是:

“在中國,每個父母,都在強烈地關注着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孩子身上,甚至會覺得如果孩子過得不好,自己也不配過得好。”

脫口秀演員李誕說過,自己上大學時,老爸每天都給他打電話問他過得好不好,讓他不勝其煩,也不理解。他覺得我反反覆覆說過得好,你怎麼還問個沒完?

後來他慢慢開始懂了,老爸就是想參與到兒子的人生中,他不能接受自己在兒子的世界裏變得不重要。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無相君覺得,這其實就是大部分中國父母的心態。哪怕那個沒給自己孩子4500塊生活費的母親,內心其實也是恨不得給孩子更多。

這悲哀嗎?的確。

之前有個新聞, 說河南一位六旬老人,一直把女兒視若珍寶。

女兒在外地工作,前段時間又談了男友。老人怕女兒遠嫁,將來不能留在自己身邊,有一天忽然情緒失控,反鎖了家裏的門,把家裏的很多東西都從窗戶扔了出來,酒、電扇、鍋碗瓢盆,散落一地。

之後,他騎坐七樓陽臺,激動哭泣。

他雙目失明的八旬老母一直勸說,鄰居親友、消防員也極力安撫,但他還是跳下了7樓,當場身亡。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可能在父母心裏,孩子就是人生的90%。

年輕時有事業分散精力還好,一旦退休,就是心心念念全是孩子。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會發現,大人們湊羣聊天,最熱烈的話題幾乎都是關於孩子的。

“兒子高升了兒媳加薪了”“孫子會說話了孫女寫字很好看”……他們很少會說“我聽到了一首喜歡的歌”或“我買到了一雙滿意的鞋”。

在他們的世界裏,越來越少出現“我”。越來越多的,是孩子。

可惜,在孩子的世界,他們已經越來越不重要。更多的時候,父母是一個提款機,生活費不夠了,想到了父母,買車買房了,想到了父母。

而這屆父母,只有在孩子沒錢的時候,才能聽到他們的關心,被逼從“養兒防老”,變成“養兒防兒”。

大學生向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開學第一課,家長們“慌了”

4500塊,當她伸手去要錢的時候,我們看見的不是一個大學生的抱怨,而是一代父母的悲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