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作人2真的是神仙选手,全部都喜欢。而且质量要比歌手要高

《歌手·当打之年》——歌手·保送之年

最近歌手收官,剧本、难听上热搜,“华宇哥谭”疯狂被嘲,《歌手·当打之年》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可以算口碑崩盘了吧?

这一季的当打之年却变成了为当歌王而对打的《歌手》。

恕我直言,华晨宇还算不上一个唱作人。

唱作人包括唱和制作(作词,作曲,编曲)。

《我是唱作人2》——音乐交流大会

我没记错的话,在唱作人舞台上的原创歌曲里,张艺兴是作词是与人合作,作曲编曲是自己全揽。

霍尊是自己作词作曲,还参与了编曲的制作。其他六位唱作人至少参与了作词和作曲。

其他几位也是原创性的选手。

《我是唱作人2》截止目前表现还不错,陈粒的《抱歉抱歉》很好听,郑钧的《低空飞行》我也是循环播放了好几天。

第二期的时候陈粒的那首歌太大众化了,居然能赢,那首歌给人感觉就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张艺兴的爱莲说,真的很令人震惊,特别好听,有一种古风感,油然而生。

值得夸的点在于融合了多种风格的音乐人,每一期呈现给观众极致不同的音乐体验,将节目的关键聚焦在作品的质量和唱作人之间关于音乐的碰撞。

唱作人的优势

我是唱作人八位嘉宾风格迥异,但却均实力强劲,在各自的音乐领域有所建树,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能够从不同层面代表不同音乐风格的存在,将这几个人放在一起有对比性也有整体性。

从创作灵感到舞台的感染力,我是唱作人是一档能够体现出华语乐坛原创音乐人综合实力的舞台。

就是赛制问题很大,有人输了一场继续留下去。

有人输了一场就淘汰了,马頔真的很可惜。

这么看的话,唱作人可以算超过歌手进入音综上位区了吧?

歌手和唱作人

单纯的会唱歌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华语乐坛并不缺一个综艺节目的“歌王”,而是带动听众去探讨、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让大家意识到什么样的歌手才是歌坛的希望。

我觉得毛不易,就应该去参加唱作人。

既突出唱作人的音乐性,也具备综艺的娱乐性,剪辑舒服。

反观《我是唱作人2》,即便张艺兴流量再大、郑钧摇滚地位再高,到这里都有输的可能,都要靠作品说话。

我们来看看最终的名单:

这是一个涵盖了华语乐坛各个部分的名单。郑钧则是代表了内地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标杆之一。

张艺兴代表了转型后较为成功的偶像型歌手。

陈粒和马頔则是代表有一定代表作品而且常混迹于各种音乐节的民谣独立音乐人。

GAI则是代表了近几年风生水起的说唱音乐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霍尊则是新生代流行音乐里面公认的具有实力和特点的歌手。

而隔壁老樊和刘思鉴则是代表了近两年兴起的新生代创作型歌手,但是争议也是颇多。

没有经典歌曲加成,没有所谓的大招型歌曲。

当我们看节目的时候,我们更能看到各位歌手之间的火药味和冲突感。

能有郑钧老师来,那这个节目火药味基本就少不了了。

毕竟现在和郑钧老师同台的歌手至少有三个是他说过的“shit”

在最开始的Demo互听环节,各位唱作人见面的时候就足以看出,尤其是张艺兴进来时候。

还有知道郑钧老师会来的时候,我也很惊讶。不过还好,其实如果按照严格意义来算现在的张艺兴已经不算郑钧老师的“shit”范围内的了。

唱作人,有的,就只有创作。

所以这里没有人气、没有口水歌。

这里,只看你的音乐造诣和创作水平。

这等于是华语乐坛的各大音乐势力碰撞的节目,比芒果台的歌手碰撞的还要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