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在其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的政治、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很多人对于道教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影视剧,不过真实的道士与影视剧中表现的想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组老照片带着大家看看百年前的道士长什么样。这张照片就是清末民初的道士。


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基本完善。在魏晋时期道教分化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间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将道教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老庄玄学盛行,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唐朝时老子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也被奉为“国教”,道教进入了繁荣期。


道士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修行。“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茅山道士就属于“正一派”。照片中的道士正在打坐,看上去面容很清瘦。


在山巅打坐的两个道士。佛教、道教虽都要修行,但是明显道士修行要潇洒很多。道士们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羽化升仙,因此他们除了辟谷修行、烧炉炼丹外,还通晓武术、医术,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他们在修炼中除了习武外,还会钻研阴阳五行,采药炼丹。早在秦朝时始皇帝就命令方士徐福出海寻找仙药,此后许多帝王都希望有道士能为其练出延年益寿的“仙丹”,但事实上吃了这些仙丹不仅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还会促使皇帝早日升天。照片中的老道士手持葫芦,透过画面我们能看出葫芦已经被把玩包浆了。


真实的“华山论剑”场景。这张照片是1935年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画面中两个道士正在切磋武艺,左边的道士手拿宝剑,右边的道士左手拿拂尘,右手拿的兵器有人知道是什么吗。

华山道士切磋武艺的真实场景。山巅之上,周围山峰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作为一个“道教圣地”,华山现存72个半悬空洞,20余座道观,华山也因此被称为道教的“第四洞天”。

清末民初一位“入定”的道士。“入定”是一种打坐的境界,对于“道行”浅的道士来说“入定”并非易事。张至顺道长生前曾描述过他入定时的情景,云彩呼突突从周围腾起,把他包围,然后感觉气脉都停了,也不知道自己坐在那里了。

王梦惺真人。王梦惺字若惺,道名圆海,他是龙门派19代传人。他出生于清末一个小官吏家庭,其母跟随其父来到长春,后病逝此地。其父死后他打算前往长春把母亲骨灰迁与父亲合葬,但打开棺盖后发现母亲的尸骨与旁边的榆树缠绕在了一起,他不忍打扰母亲,便决心为母亲守墓,日日守在母亲墓前。他自责有失奉之罪,遂以链锁加项。并且终日赤脚,仅以清水、生米度日,每天清晨三叩首,早晚一主香,苦修苦练,1913年在庐中坐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