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之都”總體策劃及概念性規劃國際諮詢中期彙報及研討會現場(圖片由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提供)

人民網成都8月15日電(朱虹)今年6月,成都啓動“熊貓之都”打造,邀請境內外設計機構出謀劃策;7月中旬6組入圍機構在北湖片區、都江堰片區、龍泉山片區開展了現場踏勘。8月14日--15日,“熊貓之都”總體策劃及概念性規劃國際諮詢中期彙報及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會上,6組入圍機構紛紛彙報了各自的初步設計構想,來自動物保護、景觀設計、產業策劃等領域的專家對入圍機構中期方案提出了建議。

以大熊貓保護爲核心,“熊貓之都”在規劃之初就確立了科學研究、公衆教育、國際交往、旅遊休閒、文化創意、戶外運動等爲主要功能。經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各大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專家也對“熊貓之都”打造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與會專家表示成都物種多樣性豐富,在規劃設計中首要考慮的便是動物的居住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通過保護大熊貓,進而保護好區域範圍內的所有動植物。"熊貓之都"所涉及的三個區域各有差異,比較割裂,入圍機構將從三個片區最核心的本質特點入手,讓各片區聯動起來,組織熊貓資源在各片區均衡有序地分佈。

據悉,“熊貓之都”打造總面積約69平方公里,包含了成都市北湖片區、都江堰片區和龍泉山片區三個區域,每個區域功能定位、形象定位目標也各不相同。項目建成後,將全面提升成都大熊貓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研能力水平,促進成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到9月下旬,入圍機構將提交成果文件,由評審專家評審出3個優勝方案,交由市規委會審議確定1箇中選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