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实战营销专家,微波通信协会执行秘书长,通信技术知识产权联盟秘书长。拥有20余年营销实战经验,拥有先进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管理经验。

中小企业还能挺多久?

残酷市场环境,破冰新思路

201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美贸易战打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国内加大对环保、消防的整治力度,加强税务征收和监管,从严出口退税等各个方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空前绝后。

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工制造业目前仍然是我们的主业。除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工厂仍然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简单的拼装,缺乏技术创新,更没有太多技术专利,品牌意识不强。大部分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仍掌握在别人手里,被别人死死的卡着脖子。

我国的人口红利已基本用完,迫切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美国对中兴的当头一棒,打醒了沉迷于模仿、拼装的中国制造业。更加坚定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念,加快了转型的步伐。

然而,中小企业今年进入了产业升级和国家规范企业发展的阵痛期。加上中国的高房价,p2p暴雷,股市下行,使大部分中产阶级损失惨重。迫于房贷压力,降低了消费水平,减弱了购买力。使本身消费乏力的市场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都有**集团,裁员降薪,**公司提前放假,**公司破产清算等消息,中小企业的寒冬悄无声息的来临了。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不足。银行抽贷、金融机构减少或延缓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一旦银行抽贷,中小企业的运作资金基本靠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民间借贷了。本身微利的企业将增加较高的资金成本。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资金链断裂,迫使企业倒闭。

更有一大部分企业对这次的危机认识不足。这一波阵痛期不会太短,中小企业主要充分认识,要做好过冬的准备。黎明前的黑暗将会更黑。

那么,中小企业在这种环境下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把控风险!

经营企业就像是在大风大雨中行船,最最重要的就是评估风险、把控风险、转移风险!中小企业不像是大企业、金融行业那样,都有实力很强的风控机构、风控机制。企业主首先要把控来自客户端的风险。每个中小企业情况基本差不多,你的客户也将面临和你一样的问题。要多方位了解梳理客户的各种信息,对每一个客户进行风险评估。风险系数很高的客户,要坚决果断的终止合作,加强催款,以便减少坏账风险。对于风险系数居中的,要减少合作,随时分析风险,监测风险系数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风险系数低的客户,加强合作,但也要定期分析风险系数。

针对新的客户引进,必须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合作的,也要尽可能的采用现金交易,但可以根据风险系数留一少部分货款作为月结款,这也是对客户的一个质量保障。

所以,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引入风险控制系统。做到所有经营活动风险可控。

其次,切忌乐观!

现在的中小企业老板基本都是60后、70后,他们基本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是地地道道的经验主义者。一切工作、经营活动都严重依赖以往经验,缺少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为了养活工厂不停的在抓救命稻草,忽略了对客户和项目的理性风险评估,为后面的货款回收埋下风险隐患。更有甚者,价格倒挂接单,只为工厂有事可干。试问一下这样的订单有何意义,只会把企业拖入衰败的漩涡,无法自拔!上游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很可能会减少给你的供应量或者要求更改商务条件。无形中又增加了你的交货风险和资金压力。

市场瞬息万变,这一波行情预估将会很长,前景不容乐观。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企业的发展主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把企业做小、客户做大!

断臂求生存!把没有盈利能力的项目砍掉,把没有盈利能力的部门拆掉,把没有盈利能力的人干掉。

整合资源,收缩战线,集中火力,努力做好有盈利能力的项目。

最后,调整思路、企业微转型!

中小企业要适应潮流,赶上产业升级的步伐。调整思路,让企业微转型。专研技术、努力创新。树立品牌意识,做好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保护。增加品牌溢价和技术溢价,才能使企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使其平安渡过难关,走出寒冬,迎接新的曙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