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張學良的口述歷史中,發現張學良在評論歷史人物時,沒有太多的理論觀點,他更多的是用事實講話。他肯定或否定的標準是事實,同時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是用事實來說理。

1.吳佩孚
在張學良看來,一個軍人的標準是能打仗,不怕死;一個軍官的標準,是能指揮軍隊打勝仗。用他的這個標準衡量,吳佩孚就不是個好軍人。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多次提到,他不佩服吳佩孚,因吳不是一個好軍人。事實根據是,當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戰敗北撤時,吳沒能乘勝追擊。

張學良說“奉軍打敗回退,那時候,他要是追擊過來,自山海關追擊過來,要是用全力追擊,可以把東北給解決了,因爲東北的力量已經打敗了,就剩我的梯隊了”。
因爲吳沒能乘奉軍的敗勢追擊,張學良的梯隊在山海關進行阻擊。“把直軍擋住了,那麼就談和了,不打了,我就在這點上,我看不起吳佩孚。假使吳佩孚他用力量往東北打,可以把東北事情給解決了”。
張學良作爲與吳對陣的奉系將領,對吳沒能乘勝追擊奉軍本應該感到慶幸,而張學良卻從一個高級將領應具備的戰略戰術思想的角度,來批評吳佩孚失去了徹底戰勝奉系的機會。
張學良說吳佩孚不是個好軍人,還表現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說吳佩孚犯了用兵的大忌,即在戰爭中採用逐次增加的戰法。
我們軍人作戰,最怕犯的錯誤是逐次增加。怎麼講逐次增加呢?就是使用軍隊,拿上一點,打敗了,又拿上一點,又打敗了,這叫逐次增加。
他犯了這個錯誤,所以叫我們打敗了。用戰場上的事實來評價吳佩孚,說明吳不是一個好軍人。
2.宋子文
張學良用這樣的標準來評論歷史人物,不僅體現在政敵身上,也用於自己的朋友和親人身上。

在民國政要中財政部長宋子文是他要好的朋友,用他的話說,兩人無話不說。但他卻始終認爲,宋做財政部長是不合格的。
“我們是好朋友,他也相當能幹,但他不是幹這玩意的。他不是因理財理得好,因他有人緣兒。宋子文是洋派的,中國字認識不多,他批公事是用英文批……他在財政上並不成功。是大失敗”。
財政管得不好,這樣評價宋子文的是不多的。
3.張作霖
張學良對他父親張作霖的評價,不因關係特殊,父子情深,就背離事實的依據。

在口述歷史中,張學良談他父親張作霖的內容是最多的。無論是肯定或是批評,也都同樣以事實爲依據。
張作霖不顧奉天內部王永江等人的反對,不斷向關內用兵,遭到當時國內輿論的批評,說張作霖有野心。
張作霖對此也曾多次進行辯白,而張學良在口述歷史中,卻明確批評張作霖有野心。
他說,當時的情形下,“我父親也有他的野心了,我父親自己想當大元帥,我認爲我父親不應做這個事情,何必要統治全國呢?不到時候啊,統御人的事情,不是我要幹就能幹的事情。
那時候我父親和東北軍的名望不是那麼好,你應該慢慢地提高你的名望。首先要付出犧牲的代價,你沒有代價,你是做不好的。其實你的力量達不到,你只不過有個虛名而已。那個大元帥只是個名義,可虛名之下,是有很多危險的。”
張學良也進一步指出,“這都是楊宇霆他們鼓動出來的,他跟我講過,這老頭子非要搞一下子,要讓他高高地摔上一下,他就老實了”。
通過張學良對此事的評論,讓我們對這段歷史以及當時輿論的批評,都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張學良反對其父張作霖當大元帥,是因爲他看到,僅有武力的征服是不夠的,要有聲望,要有羣衆基礎。
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大元帥只是虛名而已,不僅做不穩,而且還會帶來危險。後來的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4.斯大林

張學良用事實說話來評論歷史人物,反映在對所有人物的評價上。如他不評論斯大林是怎樣一個人,只說他殺了好多人。
5.林肯

他說他佩服林肯,是因林肯說過一句名言:“你可以暫時矇騙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地矇騙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地矇騙所有的人。”張學良不對林肯作全面評論,只是因爲他說了這句名言,所以非常推崇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