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六歲兒子玩我的手機,我想要回來,他說:爲什麼你每次讓我玩手機都這麼短時間?你小時候你媽媽讓你玩手機也讓你玩這麼短時間,你開心嗎?

我當時覺得要解釋這個問題實在是很麻煩,他也未必理解。就敷衍他答,不開心。之後我思緒良久,感慨萬千。不禁回憶起我的六歲,我的童年。

也不過就隔了二三十年而已,怎麼到現在回想恍如隔世,就好像已經過了幾百年一樣,怪不得兒子理解不了我的六歲。在回望的時候,我自己都覺得是那麼那麼的遙遠,渺如雲煙一樣的感覺。

於是對比着他的童年,想想我的童年。看看當年沒有手機,沒有Ipad,那時的我們是怎麼娛樂的。

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沒有手機Ipad, 80後的我們兒時的娛樂

熱熱鬧鬧看電視

小時候電視還很稀罕,一個村子裏只有寥寥幾戶人家有。我記事的時候,我們那條街,只有對門和隔壁兩家人有電視。

那個時候家裏有臺電視機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每晚都有很多人來你家裏看電視。

那時看電視跟後來看電影大片一樣,傍晚的時候,喫過晚飯,大家就去有電視的人家去,人太多,屋裏裝不下,電視得放在院子裏。人們或站在地上,或坐在長凳短凳上,小孩子甚至坐在前面的土地上,圍在一起看電視。

這樣的場景每晚都在有電視的人家上演,黑白屏幕前坐滿了大人小孩,聚精會神的坐在那裏盯着小小的十四寸屏幕,後來有了十八寸的電視覺得好大啊。

一加廣告,大家趕緊的上廁所盛飯,之後趕忙過來繼續看,大人小孩都非常的自覺,儘量不發出聲音影響大家。

我五歲的時候去我奶奶家,他們那裏的電視,是擺在路邊,大家都在路上看電視。我去的第一天,電視散場,因爲人太多,我被擠掉進了水溝裏。

我記得那時看的電視劇的有《一剪梅》,《星星知我心》,還有一些瓊瑤劇、戰爭劇之類的。

僅僅過了幾年,電視就進入了千家萬戶,大家逐漸都在自己家看,再也看不到這麼多人聚集看電視的情景了。

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沒有手機Ipad, 80後的我們兒時的娛樂

紅紅火火觀電影

那時紅白喜事的時候就會放電影,太陽還沒下山,黑邊白底的銀幕就高高的掛起來了。我們就早早喫過飯,搬個小凳子,趕緊的過去佔個好位置。

如果前面佔不到好位置,還可以坐在銀幕的後面看,當然一切都是反着的。

那時的電影可以說場場爆滿,一旦街上放電影,路上就擠滿了人,來往車輛就必須得繞道。天一擦黑,電影就開始了。只見黑暗中,一束彩色的光射在熒幕上,幻化出各種各樣絢麗多彩的畫面。

那時放電影都是一大盤一大盤的膠捲,一場電影中間得有一次或者兩次換膠捲,還得倒膠捲,每次都得十來分鐘的時間。

這時燈就亮了,大夥聊聊天,孩子睡了的回去放孩子,冬天的時候,坐着這麼久,腳都凍麻了,起來跺跺腳。

我們就盯着那點亮光,希望快點倒完、換完,着急看後面的情節。終於等燈滅了電影繼續,馬上各就各位開始看。

有一年我們后街放《媽媽再愛我一次》,據說特別新特別火,那天真是盛況空前,擠了滿滿一街桶的人們。

那時印象很深的就是香港的復仇電影,就是一個孩子全家被殺,只有他一個人逃出去,後來拜得高人爲師,練得一身好武藝,回來報仇雪恨。

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沒有手機Ipad, 80後的我們兒時的娛樂

熙熙攘攘聽大戲

小時候每當過完年,附近總有的地方唱戲,尤其是村子較大的鄰村。我們村很小,我記事就唱過一次戲。

哪個村一場戲,去這個村的路上人們就絡繹不絕,騎自行車的,走路的,最早還有趕馬車牛車的。如果能在這個村裏有親戚朋友,可以把東西放別人家輕裝看戲,那真是太幸運了,要不然你得帶着滿滿當當的家當進戲場。

戲臺一般搭在高處,附近往往會有一個大大的土坑,看戲的人都在坑裏。臺上生旦淨末丑,粉墨登場,臺下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買瓜子的,小玩具的,糖葫蘆的。孩子們剛剛得了壓歲錢,正好可以買喫的玩的。

記得那時常看的戲有《打金枝》,《七奶奶》,《抬花轎》,《大聚莊》等等。

那時村裏人結婚,新娘上車,出發的時候喇叭裏就會放《抬花轎》裏的唱詞:姑娘,走吧?走!當滴滴當……歡快的樂曲響起,迎親車隊就出發了。

逢白事的時候,也會有人請唱戲的,基本上都是不化妝沒有舞臺的唱,除了唱戲還唱流行歌曲。

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沒有手機Ipad, 80後的我們兒時的娛樂

那一代的記憶

有次跟十歲的老大聊天,跟她說手機應該怎麼弄,沒有網絡的時候怎麼辦。她反問:怎麼會沒有網絡?我們說如果你去深山老林裏面沒有Wi-Fi了啊?她想當然的跟我們說,沒有Wi-Fi可以用流量啊。

爲什麼我們會擔心沒有網絡?因爲我們是從沒有網絡到有網絡成長起來的。他們一生下來就有網絡,根本無法理解那個沒有網絡的世界。

一代人是無法理解上一代人的,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孩子無法理解我們沒有手機、沒有Wi-Fi的時代,如同我們不理解父輩們朝不保夕、忍飢挨凍的那個時代。

我覺得所謂的代溝,是由於時間是一條一去不返的河流,每一代的人們都只能在自己的那段河流中蹚過,你只能生活在自己的那個時代,你無法去跨越。

我們每一代人都帶着這代人特有的印跡向前,如同時間之流永遠向前奔騰,只留下電影膠片一樣一幀又一幀的畫面,定格在我們的記憶裏,僅供同時代的我們細細品味。

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沒有手機Ipad, 80後的我們兒時的娛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