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雜誌發表了一篇韓國研究團隊的文章,研究了在媒體報道名人自殺後,受到影響從而模仿自殺人羣的性別和年齡亞組。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個小社區或機構內的模仿效應會引起集中自殺事件的出現。

韓國明星接連自殺,名人自殺會給大衆帶來多大影響?

每40秒就有1人自殺,正視自殺,任重道遠。

11月24日,在雪莉事件後,韓國娛樂圈又迎來噩耗,歌手具荷拉被發現在家中死亡。

韓國明星接連自殺,名人自殺會給大衆帶來多大影響?

名人自殺帶來的模仿效應

十分黑色幽默的是,在11月21日,具荷拉自殺前三天,Nature 旗下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雜誌發表了一篇韓國研究團隊的文章,研究了在媒體報道名人自殺後,受到影響從而模仿自殺人羣的性別和年齡亞組。

韓國明星接連自殺,名人自殺會給大衆帶來多大影響?

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在歐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Werther效應”因此得名。

Werther效應即模仿自殺,是一種發生在另一件自殺行爲後的模仿自殺事件。尤其是媒體對名人自殺的報道,會對有自殺風險的人產生相當大的模仿效應。

該文章的研究人員將韓國10例名人自殺案例和六例非自殺原因的名人死亡案例作爲對照組,統計了1993年至2013年(除2008年)韓國發生的所有自殺事件的數據,針對每個年齡和性別亞組構建了一個去趨勢模型,推斷預期的自殺數量。

韓國明星接連自殺,名人自殺會給大衆帶來多大影響?

上圖顯示了名人a案例中每個亞組模仿自殺率和死亡率,計算方式是,模仿自殺比例=實際自殺人數/預期自殺人數,死亡率=實際自殺人數-預期自殺人數。圖源:REF1

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年齡和性別亞組都受到了模仿效應的影響。在自殺組中,20-29歲女性模仿自殺的比例最高,排第二的是30-39歲女性。

而在同一年齡組中,女性模仿自殺的比例普遍高於男性。此外,模仿自殺死亡率在20-29歲女性中同樣是最高的。

研究人員還發現,當自殺的名人爲女性時,女性亞組更易出現模仿行爲,但在男性亞組中沒有發現與名人性別的關係。另外,在多數情況下,與名人年齡相仿的人羣更易模仿自殺。

研究人員表示,女性更易受到模仿性自殺的影響可能可以用精神病理方面的性別差異來解釋。一些容易導致自殺的情緒障礙,如抑鬱、飲食障礙和焦慮等,在女性中更爲普遍。

同時,由於女性的同理心更強,因此在接觸到有關名人自殺的媒體報道時,自殺意念會被增強。

普通人自殺帶來的模仿效應

2010年富士康連續跳樓事件引起社會軒然大波。僅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就發生了14起跳樓事件。

研究人員收集了國內幾大城市的代表性報紙文章以及搜索引擎的話題數據,通過統計學方法評估富士康自殺事件的時間聚類效應和與媒體關注度之間的潛在相互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在一個小社區或機構內的模仿效應會引起集中自殺事件的出現。富士康的連續跳樓事件或許可以歸因於公司內部的人際溝通以及富士康的環境——封閉的社區,園區內包含宿舍、食堂以及其他生活設施。

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

自殺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WHO2014年發佈的自殺預防報告指出,世界範圍內每40s就有一人死於自殺。

自殺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它受個人特徵和各種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每年有近80萬人自殺,還有更多的自殺未遂者,它是全球15-29歲年齡組中的第二大死因。

2014年中國死因監測數據顯示,自殺是我國全人羣第三位傷害死亡原因,僅次於道路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可以說,自殺離我們並不遙遠。

韓國明星接連自殺,名人自殺會給大衆帶來多大影響?

201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預防自殺,但是,由於恥辱感與相關話題的傳統禁忌,很多意圖自殺者以及自殺未遂者並不會尋求幫助。不僅如此,由於對抑鬱症等相關精神障礙缺乏認識,社會大衆對此的反應也不容樂觀。

預防自殺,仍舊任重而道遠。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5383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