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對於我國而言無疑是必須的。在軍事上除了可以實現對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全方位監測,還能借助衛星引導,提升“東風快遞”的打擊精準度。

肩負着如此艱鉅的使命,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運而生。據瞭解,該系統誕生於2012年,設計之初檢測範圍只夠覆蓋亞太地區。但是隨着2017年北斗系統3.0版本的發佈,中國已正式向世界宣佈,擁有了一款屬於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說起來,北斗系統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還要感謝以英美爲主的西方國家。還記得在2003年,歐盟牽頭開發伽利略導航系統,主動“邀請”中國加入,不過條件十分苛刻:中國出錢,歐盟各國出技術,但是中國不得接觸關鍵技術。

欺人太甚,但也卻毫無辦法,畢竟在這個領域我們的底子相當薄弱,這個冤大頭不得不當,於是便答應出資2.3億歐元參與研發。但同時中國也做了兩手準備,那就是開始自主研發北斗導航系統。

憑藉着中國航天人的智慧與汗水,隨後幾年中國陸續發射導航衛星,組成了前文提到的北斗導航系統1.0。中國導航系統的進步令外界十分震撼,尤其是歐盟,擔心北斗系統會搶了伽利略系統的未來市場。

於是,英美爲首的西方國家以涉及軍事安全等藉口,將中國趕出了伽利略項目。不過此時北斗系統已經初具雛形,是否離開伽利略項目對於中國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然而,近期一則新聞又將英國捲入輿論中心,由於2017年英國主動脫歐,歐盟各國紛紛對其譴責,更是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將英國分離出包括伽利略項目在內的各大組織,近日歐盟方面已經表示,確認將英國驅逐出伽利略項目,可謂是幫中國報了一箭之仇。

消息一出,國人紛紛表示大快人心,曾經如此欺負中國的英國人,如今終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想而知未來英國只能依靠GPS系統,更加唯美國馬首是瞻。而中國,則會在大氣層之外獨自打拼出一片天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