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店和饭馆的区别在于功能,前者包括吃住,后者只是单纯的吃饭.现在人这样理解,古人也是如此,不过古人的解释更全面,《东京梦华录》就详细记载了酒店和饭馆的不同之处。客人走进饭馆,选定房间坐下后,会有一个服务生走过来,拿着菜单让客人点菜。

原标题:宋代的酒店和饭馆有什么区别

酒店和饭馆的区别在于功能,前者包括吃住,后者只是单纯的吃饭.现在人这样理解,古人也是如此,不过古人的解释更全面,《东京梦华录》就详细记载了酒店和饭馆的不同之处。

在北宋,不管什么档次的酒店,都会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或种植花草,或堆放东西。走过庭院,走廊和过厅掩映相连。走廊两边是不同的包间,每个包间的窗前都摆放着盆景。如果店主人有心,房间的盆景和鲜花会与屋内的布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包间里除了绿植,还有悬挂的垂帘绣幕,将房间再度隔开,目的是方便客人在独立小空间里调情。如此看来,宋人到酒店喝酒时找个妓女,听个小曲,是再寻常不过的情况了。

宋代酒店里,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称呼。厨师被称为“茶饭量酒博士”;用餐的顾客不管年龄大小,一律被称为“大伯”;服务生有男有女,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称呼。那些腰里系着青花手巾,头上冠着高发髻的中年妇女被称为“焌㷮”,她们为客人换汤斟酒。

“闲汉”受客人指使去买东西或招妓女,或者取钱送物,做一些临时性的事务。被称为“斯波”的人,主动到客人面前换汤斟酒,或唱一段小曲,或献上一些水果香料等小物品,客人随意给几个小费做赏钱。

还有一些不入流的妓女不请自来,在客人的桌子旁边唱歌以期得到一些小费,这类人叫“札客”或“打酒坐”。

“撒哲”比较不讨人喜欢,他们拿着药品、花生、瓜子、萝卜之类的东西硬塞给客人,不管人家买不买,送完之后等着要小费。类似现在的强买强卖。

严格来说,这五类人并不是酒店的服务生,他们是酒店的衍生品,尤其是后三种。一些大型酒店为了保持自己的声誉和形象,根本就不让他们进入。

北宋后期的京城,著名的大酒店有仁和店、会仙楼。这些酒店有100多个豪华包间,所需设施一应俱全。凡是来此就餐的人,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两个人,只要落座饮酒,都会点十碟小菜,三五碗水菜。仅这些费用加起来要近百两银子,折合人民币10万元。两个人一顿饭吃10万块钱,看来北宋人确实土豪。

关于饭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分茶。当然,大饭馆才这么叫,小饭馆儿当不起这个称呼。

饭馆的菜单种类很多,有肉类、面类、饭类、汤类。而且北宋汴梁的饭馆已经出现地方特色,有专门的四川饭店,江南风味饭店,里面都是地方特色菜。

客人走进饭馆,选定房间坐下后,会有一个服务生走过来,拿着菜单让客人点菜。菜单上品种齐全,凉菜、热菜,汤锅类及鱼类,还有冰冻食品等等。点完菜后,传菜生拿着菜单,走到厨房旁边站定,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唱菜名,厨师听到后立刻动手做。

菜做好了,传菜生像耍戏法似的,左右手联动端菜,胳膊上还叠加一摞碗。他飞速走到客人的桌子旁,把每个客人点的菜分别放到面前。这是考验传菜生技术和技艺的时刻,如果稍有差错,又遇到难缠的客人告到老板那里,传菜生轻则挨骂,重则罚工钱甚至辞退。

除了这些大饭店,汴梁还有许多小馆子以及各具特色的馆子,如混沌店,素食店,面馆等等。北宋帝都的人们每天要消耗掉1万头猪,但从这个数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的繁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