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唯有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履行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主體責任,健全完善環境保護監管長效機制,方能促進企業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近期,安全事故頻發

3月21日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江蘇鹽城響水縣化工園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566人受傷。

3月25日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山東煙臺招遠市招遠金恆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燃,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

3月29日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山東青州永利珍珠岩廠發生爆炸,致5人死亡3人受傷。

3月31日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江蘇崑山綜保區漢鼎精密金屬有限公司發生燃爆,致7人死亡5人受傷。

4月3日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江蘇中丹技術化工有限公司污水車間廢水儲罐發生火災。

幾起安全事故令人椎心泣血的同時,也將安全生產管理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安全事故爲何集中爆發?

安全生產究竟要誰來負責?

安全風暴來臨,對農資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農資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安全問題

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系列的安全事故,暴露了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不足,也爲化工行業敲響了警鐘。而就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則關於“柳化正式停產,退出歷史舞臺”的消息不脛而走,令無數業內人士感慨不已。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中國農資傳媒針對“柳化停產”相關微信報道

其實,柳化停產早在去年便已在計劃之中,本與最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事件毫無關聯,只是恰巧在同一時間節點,才平添了許多意味。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祕書長王立慶表示,柳化停產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並非受近期事件影響。近幾年,氮肥行業持續深入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行業發展質量明顯改善。當前行業整體的設備水平明顯提升,安全性能具有保障,安全管理十分完善,許多先進的產能也相繼投產。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合成氨產能合計6689萬噸/年,同比減少454萬噸/年。其中採用先進煤氣化技術的產能爲2485萬噸/年,佔總產能的37.2%,提高3.5個百分點;採用傳統煤氣化工藝的合成氨產能爲2550萬噸/年,佔總產能的38.1%,同比降低4.4個百分點。全國尿素產能合計6954萬噸/年,同比減少322萬噸/年。其中先進煤氣化技術的尿素產能爲2549萬噸/年,佔總產能的36.7%,提高2.4個百分點;傳統煤氣化工藝的尿素產能爲2339萬噸/年,佔33.6%,降低3.5個百分點。

作爲老牌化工企業,柳化已多年深陷污染限產和鉅額虧損泥潭,而安全問題更是成了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曾經的化工大鱷,終究未能跟上時代前行的腳步,這是一代人情懷的落幕,也是新時代背景下,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起始。

安全、環保高壓

常態化

該關關?!該停停?!

安全與環保始終是高懸於頂的兩條高壓線。但縱觀近幾年,在高質量發展大旗下,環保風暴在整個化工行業颳了一輪又一輪,但對生產安全的關注度卻稍顯不足。

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徐東奎表示,安全環保本就是企業一貫堅持的兩項基本工作,只是在環保高壓下,公衆將關注點更多地聚焦在環保工作上。但在行業內,很多像六國化工這樣的企業,從未放鬆過對安全工作的嚴格管控。畢竟,如果安全工作都做不好,生產的意義又何在呢?

對於行業的未來發展,他表示,近期頻發的安全事故雖然不屬於化肥行業,但化肥行業作爲大化工行業的一員,也屬於高危行業,應當引起重視,並以此爲戒。未來,國家對化工行業的安全監管定會加強,這對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言是件好事。

王立慶也表示,相關部門已經開展了安全檢查行動,這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避免企業爲搶效益而忽視了安全環保工作。同時,在安全環保政策壓力下,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將再度提速。協會也將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引導和宣傳。

事故猛於虎,安全大於天。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唯有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嚴格履行環保和安全生產工作主體責任,健全完善環境保護監管長效機制,方能促進企業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當前,環保高壓已然成爲了常態。未來,安全監管工作也定會愈加嚴格。農資行業也將在高質量發展戰略指引下,不斷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置換老舊裝置,從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政府和企業要抱有壯士斷腕之決心,繃緊安全環保這根弦,擰緊安全環保的“螺絲釘”,對安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設備,該關關,該停停。

安全、環保需政企共同發力

最近,安全事故頻發,監管部門也頻頻出鏡。對於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不少人將“監管不到位”的帽子“理所應當”地扣在了監管部門頭上。

其實,只要留心不難發現,無論在哪個行業,只要發生事故,總有一口“鍋”是屬於監管部門的。在以安全事故爲談資的討論中,“監管不到位”彷彿成了一個萬能句,無論討論是否有結果,一句“監管不到位”總能蓋棺定論。

按此邏輯,因爲監管不到位,所以事故發生了。反之,“如果監管到位了,事故便可避免”,亦可成立。以此爲基準邏輯拓展開來,如果各行各業監管都到位了,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但顯然這是個悖論。以招遠金恆化工有限公司爆燃事故爲例,事故企業從2011年開始一直停產,直至2018年底,才通過了招遠市化轉辦組織的安全評級評價。2019年初,事故企業擬恢復生產,提交了開車申請報告。但招遠市應急局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檢查後,認爲不具備開車條件,下達了整改指令,要求問題整改合格驗收批覆後方可開車。但是,該企業不顧監管指令,於3月24日擅自開始調試設備和投料生產。次日,事故發生。

由此可見,監管能夠一定程度上預防事故的發生,但並不能完全阻止。僅靠監管管不出太平盛世,更多地還需要企業自律。監管部門不可能在每一家企業駐紮人員時刻監管,正如交警不可能嚴盯死守到每一個人,監督其是否喝酒,並提醒喝酒者不能開車。更何況,高強度的監管對於企業的發展並無利好。層層監管,層層彙報,損耗的不僅僅是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會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增加企業運行壓力,引發不良情緒。

當然,監管部門確也有失職之處。就“響水爆炸”事故而言,這些年,天嘉宜公司在危險廢物處理上一直劣跡斑斑。兩年內,七遭處罰。而在爆炸的當天上午,響水縣安全生產委員會還召集全縣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開展了一場“安全生產培訓專題講座”。同一天,受響水安監局邀請,鹽城市多位化工專家正在天嘉宜公司進行生產安全檢查,主查硝化車間安全。就在專家們開會之時,天嘉宜公司發生爆炸,多位專家在爆炸事故中受傷。更爲諷刺的是,在災後拍攝的圖片上,“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的標語依然懸掛在燻黑的框架上。

所以,安全標語不僅僅要掛在嘴邊、貼在牆上,更應該懸於心間。監管部門作爲權力機構,應當切實行使好手中的權力,做好監督管理工作,爲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負責;而企業方面,作爲實際的管理者和操作者,更應該加強安全意識,不應付、不縱容、不逃避,將安全生產工作貫徹落實到位。

安全生產和環保都不能流於形式,無論哪方面出了問題,都面臨關停,甚至破產、倒閉。安全生產和環保的高壓線都不能碰,都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共同發力,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熱度推薦

1.維權成本有多大?賣方違約少發6噸肥,買方有理卻“忍氣吞聲”?

2.還在炒漲?這波尿素價格上調的泡沫有多大?

3.又是江蘇!泰興一化工廠發生爆炸!安全不“走過場”才能“都挺好”!

4.美國30萬噸玉米來了,玉米肥市場要“涼涼”了?

5.毒死蜱、氧樂果、氟氯氰菊酯······究竟誰爲我們炮製了這頓“農殘大餐”?

編輯 | 心怡

監製 | 魏萌

中國農資傳媒

半個月,5起事故,91人死亡!事故頻發驚醒化肥行業:安全不達標,關停要趁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