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家書”,暖暖的愛

■解放軍報記者 王雁翔 陳典宏 通訊員 黃遠利

“小糰子3.19公斤,母子平安,別擔心。”接到妻子賀子彥的微信視頻通話,第75集團軍某旅合成三營副營長向緒文那顆懸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4月初,作爲中方地面突擊隊隊長,向緒文帶隊參加“金龍-2020”中柬兩軍聯合訓練凱旋。雖然近在咫尺,但回國歸建後,卻不能到牀前照顧妻兒。短短几分鐘的視頻通話,寄託着深深的牽掛,望着面色蒼白的妻子,向緒文熱淚盈眶,思緒萬千。

從相知到相戀,從相愛到相守,向緒文一遍遍地翻着手機裏的照片和短信,一幕幕甜蜜往事湧上心頭。

向緒文清晰地記得,從他出國參加聯訓那一刻起,賀子彥就已做好獨自迎接孩子出生的準備。那段時間,她每天守着電視、網絡,時刻關注着中柬兩軍聯訓新聞。當看到丈夫畫面時,她會第一時間拍照、截屏,然後轉發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雖然孩子出生時丈夫不能陪在身邊有些遺憾,但我是軍人的妻子,應該關注他在異國的表現”。

愛人默默的支持,就是最大的鼓勵。最終,向緒文帶領20多名突擊隊員出色完成任務,充分展現了中國軍人風采。回國後,他將聯訓經驗整理成一本資料彙編,爲部隊改進訓練提供了重要參考。

“子彥,今天是我回國的第8天。你的勇敢堅毅,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一句句肺腑之言,隨着向緒文指尖滑動,變成了真情流露的“微信家書”。

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更需要儀式感。從相識到結婚7年,儘管兩人聚少離多,但每逢重要時刻,向緒文都會用他的方式,鄭重寫上一封浪漫溫馨的“微信家書”,給平淡的生活添一點料。

這些小小的溫暖舉動,簡單而不失浪漫,平凡而富有意義,不僅增進了兩人之間的愛,也讓賀子彥感動不已。談到這些年丈夫寫的六七十封“微信家書”,賀子彥臉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別看他臉龐黝黑、大大咧咧,卻有一顆細膩的心。他的微信如月、如水、如花,清澈透明,情真意切,讀着讀着,就忘了獨處的孤單,就有了生活的動力。”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這些年,賀子彥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嬌女”,成長爲一名自立潑辣的軍嫂。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從500多公里外的家鄉奔赴軍營,親自爲丈夫燒上一桌好菜。一路走來,那珍藏的一張張車票,寫滿了兩人攜手同行的浪漫,更是妻子對丈夫無私支持的見證。

因爲有愛相伴,工作才後顧無憂。從坦克排到步兵排,從坦克連到支援保障連,再到如今的合成營,面對5次換崗的挑戰,向緒文披荊斬棘、從不言敗,全身心投入到爲戰鬥力建設添磚加瓦的實際工作中,先後被集團軍表彰爲“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四會教練員”“愛軍精武標兵”,被戰區陸軍評爲“軍事訓練尖子”。

穩固的“後方”需要注入愛的力量

■陳典宏

軍人,一個神聖的稱謂,一個特殊的職業,意味着拿起鋼槍就要放下兒女情長,穿上軍裝就得捨棄舒適安逸。

軍人肩負着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枕戈待旦,練兵備戰,義不容辭。軍嫂、軍娃、軍屬……一旦沾上“軍”字,就意味着奉獻、付出和犧牲。這就需要不能時時陪伴家人的軍人,在練兵備戰、征戰沙場之餘,給家人多一點愛,盡力當好父母的孩子、愛人的依靠、兒女的大樹,哪怕只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句甜蜜的問候、一紙纏綿的家書,也能激起幸福的浪花,詮釋“愛的真諦”。

愛是最神奇的力量。作爲新時代軍人,不僅要幹好工作,也要懂得生活的藝術,善於經營家庭,以此營造幸福的港灣。因爲有了軍人的關愛,獨自守護家庭的軍嫂和軍娃,就能在漫長的等待中,多一絲溫暖和堅持的力量;因爲有了穩固的“後方”,常年處於金戈鐵馬、四處奔波狀態下的軍人,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和訓練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