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通宵玩手機,二胎媽媽凌晨猝死在家中,普通的夜晚,照常哄睡孩子,一如既往的熬夜。熬夜,熬的不過是僥倖。

原標題:31歲二胎媽媽,癌症晚期:有孩子後,這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1. 今天,你熬夜了麼?

這段時間,過了晚上12點,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狀態?

孩子一睡,老公一睡,抱着手機,不刷到凌晨兩三點都不甘心。

代價就是,第二天早上頭昏腦脹,欲生欲死…

發誓早睡,可一到晚上,那份精神滿滿,完全忘了早上的愧疚...

當媽後,熬夜的理由千萬條:

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熬的是生存。

白天帶娃,晚上做家務,熬得是生活。

白天帶娃,晚上刷劇,熬的是自由。

熬夜這件事,上癮,但真的有毒!

看似一時無大礙,但每個熬過的夜,都會在身體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2. 熬夜,真的會死

那次ICU,48小時,是她離女兒最遠,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她是長期伏案工作的二胎媽媽,女兒七歲,兒子兩歲,全職帶娃,兼職寫稿。

新媒體這行,看似時間自由,但熬夜是家常便飯。

那天是一個普通的,又被催稿的凌晨三點,灌了兩杯濃咖啡,坐了四個小時,按完發送鍵,她長吁一口氣,兒子下個月的奶粉錢搞定!

自從養了兩個娃,錢,是真的越多越好。

賬戶每漲一點點,心裏就會安穩一點點,不能都讓老公一個人抗。

鬆了口氣,起身準備睡覺。

起到一半,突然,腰上好像某個螺絲掉了,咔的一聲,酸!

忍痛揚起頭準備叫老公,後脖子突然也咔的一聲,麻!

好像被人悶頭一棒,從頭到腳開始僵,眼前的電腦逐漸模糊...

倒下的最後一刻,她下意識抓住身邊孩子的手,腦子裏全是孩子。

再醒來,已經是在ICU,她在死神手裏捱了兩天。

多虧那天她倒地的時候拉醒了女兒,女兒又叫醒了爸爸,才及時被送進醫院。

醫生確診爲腦部惡性腫瘤。

這之後的兩個月,三次手術,四次化療,頭髮脫光。

整個家的重心突然都移到她的身上,老媽從老家趕來幫忙照顧孩子,老公基本是半工半陪。

痛苦到想死,可看着趴在窗外喊媽媽的孩子,還那麼小,看着媽媽頭上的白髮,突然厚了一層,看着老公凹下去的眼窩,寫滿疲憊...

她突然想“我要是就這樣走了,他們該怎麼辦?”

媽媽失去了唯一的女兒。

女兒失去了唯一的媽媽。

老公一個人要扛起四個老人和兩個孩子。

肯定是一團糟吧?如果自己沒生病就好了。

這樣一想,曾經追求的房子再大一點,車子再寬敞一點,奶粉買進口的好一點,錢再多一點,都顯得那麼不值得。

沒有命,孩子連媽都沒有。

3. 熬夜,沒那麼值得

熬夜,熬的不過是僥倖。

《2018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熬夜大軍3/4在晚上11點後入睡,1/3在凌晨1點入睡。

明知不健康,爲什麼還戒不掉?

去年的健康宣傳片中,幾句臺詞就說透了這樣的僥倖。

聽說手機輻射大,你換了張綠色的壁紙。

你在凌晨三點轉發遙遠城市有人猝死的新聞,再給自己定了五個起牀鬧鐘。

聽聞某個朋友得了癌症的消息,難過之餘,有點擔心自己,但是你依然靠着慣性,心懷僥倖地熬着夜。

總想着“熬夜的人那麼多,猝死的不會是我。”

但現實,真的沒那麼友好。

每一次放縱,身體都會記得住,並會狠狠的報復。

看看這些媽媽的留言,每一條都在生死邊緣,真實的嚇人。

看看這些新聞,每一條都不是很遠,難過的心疼。

因爲通宵玩手機,二胎媽媽凌晨猝死在家中,普通的夜晚,照常哄睡孩子,一如既往的熬夜。

可這次,她再也沒有機會見到身邊的一兒一女。

31歲的二胎媽媽于娟,海歸博士,職場精英,爲了學業事業家庭,12點以前沒睡過覺,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在抗癌一年後,她更感慨: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是啊,身體的報復,誰都沒有特權。

透支身體贏來的東西,往往要還回去更多。

4. 這些,比熬夜重要的多

有人說,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熬?

是啊,人到中年,有很多的壓力和無奈,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職場,兩手有貸款。

每一份拼搏都該被尊重。

但熬夜一時爽,被踩在腳下的,只有身體。

深夜的酒局好喝,清晨的胃不好受。

深夜的劇好看,凌晨的心臟會狂跳。

鍾南山說“健康是需要投資的”,因爲只有健康,才能生存,纔能有生活。

這投資,要比ICU便宜的多。

放掉無用的社交,和多餘的貪戀,做到這幾點:

多一點規律的睡眠,保護大腦,老年癡呆就離我們遠一點。

少一點生悶氣,調整好心情,癌症就離我們遠一點。

把手機留給前半夜,把身體留給後半夜,頭腦就會清醒一點。

把熬夜變成早起,和孩子一起入睡,和太陽一起起牀,好好喫早餐,偶爾去運動,健康就離我們近一點。

做好這些,健康的陪着媽媽變老,陪着孩子長大,陪着老公走向暮年。

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相關文章